用價格定勝負?中國洗衣機能否撬動韓國市場
近日,同樣受原材料漲價困擾的韓國家電同行,竟然為了利潤把自家產品的價格抬到令中國家電企業都難以置信的地步:新上市的大容量洗衣機,均價竟然突破19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一萬元。
難道韓國人消費水平那么高,買個一萬元的洗衣機連眼睛都不需要眨一下嗎?那么高的價格區間,中國洗衣機產品是否有撬動韓國市場的新機遇?
萬元洗衣機 韓國人難以承受之重?
據韓國金融監督院最近公開的韓國上市公司一季報,隨著鋼、銅、塑料等原材料價格大漲,LG電子和三星電子兩大家電企業的主要家電產品售價也呈現全面漲勢。雪上加霜的是,近年來韓國很多家電產品都已實現了智能化,對芯片的依賴程度較高。近期由于芯片的供應持續緊張,韓國部分新款家電從訂購到發貨的時間延長到1個月以上。
企業為了維持盈利而漲價雖然無可厚非,但是新款洗衣機均價達到190萬韓元是否過于夸張?這個價位有不少中國高端洗衣機產品都未能達到。這個價格韓國民眾消費得起嗎?
根據韓國國稅廳的統計,韓國勞動者的人均年薪是3791萬韓元,年薪的中位數是2820萬韓元,將這個數字除以12,可以得出韓國勞動者達到人均月薪是316萬韓元,中位數是235萬韓元。如果按照人均月薪來算,190萬韓元就占據韓國人一個月收入的60%,如果按照人均月薪中位數來算,190萬韓元就占據韓國人一個月收入的80%。
也就是說,如果韓國民眾要買一款新上市的洗衣機,就要花去自己一個月收入的60%-80%。加上韓國的物價遠比中國要高,這臺洗衣機的花費可能會讓一個韓國人一個月都只能靠喝西北風過日子。
洗衣機價格上萬元的背后,實際上和韓國5月以來的通貨膨脹脫不開關系。韓國央行于5月24日發布的消費者動向報告稱,5月份預期通貨膨脹率高達3.3%,環比上漲0.2個百分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韓國今年的消費者物價漲幅預期值為4.0%,較亞洲8個發達經濟體2.4%的平均值高1.6個百分點。在這一影響下,韓國勞動者人均午餐費用都超過一萬韓元(約等于53元人民幣)。有95.5%韓國上班族表示,自己現在連午飯都吃不起,更別提買一臺上萬元的洗衣機了。
中國洗衣機能否以價格優勢吃掉韓國市場份額?
在通脹的環境下,人們總是歡迎那些物美價廉的產品。而提到物美價廉,就不能不提中國制造。
實際上,因為物美價廉的特色,中國洗衣機產品在韓國洗衣機市場一直反響良好。韓國有關人士評價稱,盡管在主要領域,韓國三星和LG占主導,但中國產品性價比出眾,贏得消費者青睞,本土企業不能掉以輕心。
那么中國洗衣機的價格優勢有多大呢?根據2022年1-3月中國洗衣機出口數據顯示,中國洗衣機出口均價為949.17元每臺,2021年出口均價為921.65元每臺。相比起韓國本土上萬元的洗衣機,中國洗衣機產品可以說有著相當大的價格優勢。
而且相比東南亞、印度等市場,韓國市場有著較為完善的經營環境。例如韓國可以進行預清關,也就是說在貨物還沒到韓國之前,韓國的買家就可以提前進行清關申報。如果是經常進口的公司,提前進行預清關,貨物一到韓國港口就可以清關提貨,當日清關完畢當日提貨。
同時,作為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伙伴之一,中國家電出口韓國可以享受到不少關稅優惠,這更是提升了中國洗衣機產品在韓國家電市場的價格競爭力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出口韓國的家電產品,必須獲得KC Mark認證后才可以在韓國市場上銷售。每年需要接受工廠審查和產品抽檢測試。證書無有效期。另外產品上要有MADE IN CHINA的標簽。如果是衣服鞋子類的產品,產地標必須為水洗票,粘貼的產地標是無效的。
家電網主編李韜認為,洗衣機是現代家庭不可或缺的剛需產品之一,較強的功能性使得它在人們生活中難以替代,而中國洗衣機產品的高性價比,在通貨膨脹嚴重的韓國更是難得可貴。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中國家庭每百戶洗衣機擁有量已達到99.7臺,中國洗衣機市場趨近于飽和,中國洗衣機企業出口韓國,不失為一個為企業尋找新增長點的可行辦法。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