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第9批重點信訪投訴問題辦理情況公示(第9批)
甘肅省第一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轉辦我市的第9批重點信訪投訴問題共6件,情況屬實5件,不屬實1件。目前4件已辦結完成,2件正在辦理過程中。
受理編號122:投訴人反映受理編號31信訪件,處理時相關單位只是電話聯系了幾家,聯系的都是酒鋼的職工或者關系戶,其他住戶或者租戶未走訪、電話調查,舉報人希望走到1單元伸縮縫中仔細查看落實處理。
一、舉報情況是否屬實
此問題經城關區人民政府核查,反映情況屬實。
二、調查核實處理情況
2022年4月14日,經城關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現場核實,轉辦件中反映的外灘銀谷商住樓一單元一樓商鋪兩家餐飲店(城關區灘尖子絲路安瀾牛肉面店、城關區外灘銀谷一碗蘭快餐店),均已安裝油煙凈化設備,并提供了油煙凈化設備的《檢測報告》。通過與外灘銀谷寫字樓物業(甘肅海顥物業管理有限公司)核實及現場查看,這兩家餐飲店共用煙道施工已完成,已通至樓頂。由于油煙凈化設備長期未清洗,可能會造成凈化效果減弱,執法人員現場要求兩家餐飲店立即對油煙凈化設備及煙道進行清洗。
2022年4月17日,城關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對兩家餐飲店油煙凈化設備的清洗情況進行復查,兩家餐飲店均提供了清洗照片及清洗記錄,并由物業公司對部分在家業主進行入戶走訪,均反映無油煙。
2022年4月20日,城關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再次現場核查,兩家餐飲店均對油煙凈化設備完成清洗,操作間內煙道完整并經商鋪樓頂平臺延伸至伸縮縫中,利用伸縮縫直通頂樓。現場查看各段煙道無破損漏煙現象,伸縮縫外部均貼墻磚嚴密閉合,為確保居民不受油煙困擾,執法人員要求商家對油煙排放進行檢測。2022年4月21日,城關區灘尖子絲路安瀾牛肉面店委托甘肅宏強工程檢測有限公司對油煙進行檢測,《檢測報告》結果顯示油煙排放符合《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GB 18483-2001)的排放限值要求。
三、辦理結果及問責情況
該問題已辦結。
受理編號123:城關區碧桂園杉杉奧特萊斯通往碧桂園三環島碧桂園國際學校西面溝內私人設置大型垃圾場,傾倒建筑垃圾和沙土,也有稀碎的生活垃圾。
一、舉報情況是否屬實
此問題經城關區人民政府核查,反映情況屬實。
二、調查核實處理情況
經城關區青白石街道現場核查,反映區域屬于碧桂園房地產開發公司土方平衡回填區,并非私人設置的垃圾場。因受疫情影響,外面的垃圾清運車輛無法進入,導致產生的垃圾無法及時清運而堆積在碧桂園國際學校西面溝內。針對此問題,青白石街道已督促碧桂園房地產開發公司將溝內傾倒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進行清運,目前已清運完畢。同時,要求碧桂園房地產開發公司將臨路的兩側用圍擋全程圍閉,不留缺口,切斷所有入溝通道;加強碧桂園物業及工作人員的培訓教育,對產生的生活垃圾要規范處理,嚴禁隨意亂倒垃圾;進一步建立長效巡查保潔機制,加強環境衛生監管力度,每日安排專人對全區域進行全面巡查,切實鞏固整治成果。今后青白石街道將繼續聯合轄區執法中隊加大巡查監管力度,對發現的偷倒垃圾行為第一時間進行嚴厲查處,堅決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確保居民有良好的生活環境。
三、辦理結果及問責情況
該問題已辦結。
受理編號127:永登縣通遠鄉牌樓村三元社砂廠非法采砂,永登縣水利局和土地局、環保局都有保護傘。
一、舉報情況是否屬實
此問題經永登縣人民政府核查,反映情況不屬實。
二、調查核實處理情況
反映的通遠鎮牌樓村三元社企業為永登縣得成源立商貿有限公司,該公司于2019年7月23日取得營業執照,法定代表人巴*義,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620121MA74K5AMXY,經營范圍為建筑材料(不含木材)、砂石料、水泥、石灰石等尾礦加工。2019年11月6日取得《關于通遠鎮得成源立商貿有限公司尾礦加工項目改址的批復》(永汛旱指發〔2019〕16號);2020年2月11日取得《關于永登縣得成源立商貿有限公司尾礦加工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的批復》(蘭永環審〔2020〕008號);2020年5月7日取得《關于永登縣得成源立商貿有限公司尾礦加工項目水土保持方案報告表的批復》(永水務發〔2020〕126號);2019年12月21日該企業與永登建新石料廠簽訂《礦山石料購銷合同》,礦石原料全部外購。
經2022年4月21日永登縣聯合檢查組現場檢查,該企業現有精品制砂生產線一條,干混砂漿攪拌生產線一條,移動式建筑垃圾破碎站設備一套,散裝物流設備一套,裝載機兩臺,檢查過程中未發現企業周邊存在采砂痕跡。2021年因該企業未取得土地審批和安全生產許可等手續,國網永登縣供電公司依據永登縣自然資源局《關于停止給非法砂場供電的函》(永自然資源函字〔2021〕1號)于2021年4月14日對該公司采取了斷電措施,并于2021年4月22日以《國網永登縣供電公司關于停止給非法砂場供電的復函》(永登供電函〔2021〕15號)進行了回復。目前,該公司處于斷電停產狀態。
針對其反映的保護傘問題,因不屬于生態環境污染類問題,永登縣政府已致函永登縣紀委監委進行核查。
今后,永登縣人民政府將進一步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加強巡查執法力度,嚴格督促企業落實生態環保主體責任。
三、辦理結果及問責情況
該問題已辦結。
受理編號134:永登縣武勝驛鎮富強渠,有一礦山被村民(趙某)瘋狂盜采10年之久,破壞草山,影響周邊農田,多次反映未果。
一、舉報情況是否屬實
此問題經永登縣人民政府核查,反映情況屬實。
二、調查核實處理情況
武勝驛鎮富強渠實為武勝驛鎮富強堡,為永登縣武勝驛鎮一行政村。經查閱資料,永登縣自然資源局于2017年7月巡查發現,武勝驛鎮富強堡村民趙**未經批準擅自在武勝驛鎮富強堡村境內非法開采青塊石,針對該違法行為,永登縣自然資源局進行立案處罰,于2017年7月25日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永國土資罰〔2017〕057號),責令其立即停止一切非法開采行為,沒收非法所得2300元,并處非法所得50%的罰款1150元,共計罰沒款3450元。當事人趙**立即停止了非法采礦行為,并自覺繳納罰款。為恢復非法采礦造成的植被破壞,2020年,永登縣自然資源局按照《甘肅省永登縣2020年退化草原生態修復治理項目實施方案》,對包括趙**開采破壞區域及其他區域,共計14畝退化草原進行了生態修復治理。2022年4月21日,經永登縣自然資源局、永登縣武勝驛鎮人民政府現場核查,該區域未發現違法采礦行為,該處退化草原植被逐步恢復。
今后,永登縣自然資源局、永登縣武勝驛鎮人民政府將持續加大巡查執法力度,保持打擊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確保區域內生態環境安全。
三、辦理結果及問責情況
該問題已辦結。
受理編號136:2021年,皋蘭縣九合鎮九合小微產業園區內新建一家砂石加工廠,名稱:濤河源砂場,砂石在加工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污水、粉塵、噪聲,對環境造成污染,而濤河源砂場在沒有任何環保設備、沒有環保手續、環評不達標的情況下仍然生產,多次向皋蘭縣生態環境局、蘭州市環保部門、當地政府部門反映未果,該砂場疫情期間盛大開業,給皋蘭縣生態環境局的領導比例可觀的干股,舉報人認為皋蘭縣九合小微產業園的有關人員一定也參與了此事。
一、舉報情況是否屬實
此問題經皋蘭縣人民政府核查,反映情況屬實。
二、調查核實處理情況
經調查了解,皋蘭縣九合鎮九合小微產業園區內新建一家砂石加工廠實為甘肅濤合源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建設的建筑用石加工項目,位于皋蘭縣九合鎮九合村,場地租用九合小微產業園區土地,項目于2021年5月開始對場地進行平整,2022年3月20日開始安裝設備,2022年3月27日對購進的設備進行了調試,舉辦了開業儀式,但調試后一直未生產。現場核查時,該砂石加工廠處于停產狀態,已建成洗砂生產線1條,主要生產設備有1臺給料機、1臺圓錐機、1臺洗砂機、1臺振動篩、1臺壓濾機,3個180方的沉淀池,場地內堆放約80方的砂石料,已用防塵網進行了覆蓋,但覆蓋不全面。
2022年3月30日,蘭州市生態環境局皋蘭分局接到群眾舉報后對該公司進行了現場檢查,發現該公司無環評手續,存在未批先建環境違法行為,對其下達了《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決定書》,要求該公司立即停止環境違法行為并進行整改。2022年4月18日,蘭州市生態環境局皋蘭分局對其下達了《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目前案件正在辦理過程中。
經中共皋蘭縣紀律檢查委員會調查核實,通過查看甘肅濤合源商貿有限責任公司工商營業執照、財務賬目、調取公司工商注冊信息和談話了解等方式,不存在給皋蘭縣生態環境局的領導比例可觀的干股問題。
三、辦理結果及問責情況
該問題正在辦理中。下一步,皋蘭縣政府將督促相關部門按照行政處罰相關程序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同時加強對該公司的日常監管,要求其對廠區內堆放的砂石料進行全覆蓋,落實防塵措施,在未辦理環評批復手續前,不得擅自投入生產,待取得環評批復后,嚴格按照建設項目三同時要求,落實相關生產設施設備的建設,確保產生的污水、粉塵、噪聲得到有效防治,不對周邊環境造成污染。
受理編號138:舉報人是蘭州市城關區九州天昱鳳凰城居民,近幾年,在九州東坪(天昱鳳凰城、軒盛潤邸、江南明珠等小區)一直有不明來源的臭味,主要在晚上22點至次日早上9點,多次向主管部門、當地政府部門投訴均無明顯效果,附近居民鼻炎頻發,不明來源的臭味嚴重影響居民身心健康,臭味可能來自以下幾個地點:1.中鋪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2.蘭州污泥處理廠,3.九州主食廚房,望督察組能查清臭味來源,還市民一片新鮮空氣。
一、舉報情況是否屬實
此問題經蘭州市城市管理委員會、蘭州市水務局、城關區人民政府核查,反映情況屬實。
二、調查核實處理情況
①經蘭州市城管委核查,中鋪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按照市城管委精細化管理要求,制定廠區異味管控方案,并嚴格執行。一是每天對廠區噴灑除臭劑。二是污水處理站除臭設備運行正常定期添加藥品。三是定期委托第三方開展廠界臭氣檢測,檢測結果均合格。四是為避免出廠車輛造成污染,安裝洗車平臺,及時清洗出廠車輛,杜絕出廠車輛產生臭味的問題。五是對現有垃圾棧橋廊道進行全封閉,形成負壓環境,有效防止惡臭氣體外泄。六是在電梯井上部加裝軸流風機進行通風,電梯間對面門進行密封處理,22米東側垃圾池入口門進行密封及加裝門簾,22米西側進入垃圾池入口門進行上鎖管理,防止無關人員出現不及時關門現象,并在通道內門加裝門簾。七是在卸料大廳入口和垃圾卸料門前加裝兩道軟幕簾,并在卸料大廳入口安裝風幕進行隔離異味。垃圾池內進行負壓運行,防止異味散出。八是對垃圾焚燒爐垃圾斗滲濾液管道及時清理。九是督導各區縣環衛部門對垃圾運輸車輛嚴查嚴管,強化車輛密閉運輸管理,督促主城區環衛和物業部門更換報廢垃圾清運車,及時檢查維修、加固、更換車輛密閉膠條,及時對車輛車體進行清洗,堅決杜絕生活垃圾運輸過程中遺撒、滴漏現象。十是要求嚴格執行高峰限行規定,作業車輛避開早、中、晚交通高峰上路作業,督促主城區環衛部門盡量減少夜間傾倒頻次,由主城區城管部門督促各區物業單位減少夜間傾倒頻次。十一是指導九州大道檢查站點加強對過往環衛車輛車容車貌的檢查力度,及時督促整改檢查發現問題。下一步,蘭州市城管委將建立長效機制,督導中鋪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徹底消除廠區異味,并長期堅持,同時加強對生活垃圾轉運過程的監管,開展日常復查核查,確保辦理結果不反彈。
②針對污泥處置環節和污泥拉運環節產生臭味的問題,蘭州市水務局再次督促蘭州市污水處理監管中心加強監管,督促蘭州市建投公司進一步采取措施,持續加強整改。一是加大污泥板框車間處置量,通過調整工藝,增加污泥處置廠板框車間處置污泥的處置量,減少臭味。二是加強噴灑植物除臭劑,加大污泥處置廠區噴霧設備的噴灑頻次,每日不定時在廠區、庫區范圍進行噴灑。三是啟動污泥處置車間噴霧除臭裝置,在污泥拌合車間和污泥板框車間加裝自動除臭噴霧設施,根據生產情況隨時進行調整,有效抑制異味擴散。四是減少污泥的產生量,要求各污水處理廠加強管理、調整工藝,盡量減少污泥產生量。五是強化污泥運輸管理,對污泥運輸單位加強管理,要求運輸單位再次對所有運輸車輛密閉性進行檢查,嚴格做到污泥密閉拉運,防止污泥運輸過程中散發臭味,污泥運輸車輛在出廠前必須進行沖洗,防止車身沾染污泥產生臭味。六是及時處置污泥遺撒,每天安排專人巡查,及時清理污泥處置場和周邊道路,防止污泥遺撒產生臭味。
③經蘭州市生態環境局城關分局現場核查,蘭州九州主食廚房食品加工園區已于2019年8月16日完成了九州主食廚房污水處理站臭氣收集改造工程,并通過了竣工環保驗收,經專家組評審,運行正常,除臭感官效果顯著。2020年4月,該單位對污水站進行了進一步改造,增加了高效澄清器,對二沉池、好氧池、污泥間進行了改造,并要求第三方污泥處理公司對污泥進行封閉式運營及處理。自2020年7月起,該園區已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每月都對污水站氨、硫化氫、臭氣濃度進行檢測,目前,共檢測19次,均達標排放。2022年4月17日,蘭州市生態環境局城關分局進行檢查時要求該園區確保污水站除臭設備正常運轉,并委托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立即對九州主食廚房工業園區污水站的廢氣進行采樣監測。蘭州市生態環境局城關分局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對九州主食廚房工業園區污水站的廢氣進行采樣監測,監測結果顯示:九州主食廚房工業園區污水站的有組織廢氣中臭氣濃度最大值為30(無量綱)(標準限值2000),氨排放量小于3.50×10-3kg/h(標準限值4.9kg/h),硫化氫排放量為4.76×10-4kg/h(標準限值0.33kg/h),達到《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1993)表2限值要求;廠界無組織廢氣中臭氣濃度小于10(無量綱)(標準限值20),氨為0.02mg/m3(標準限值0.06mg/m3),硫化氫最大值為0.012mg/m3(標準限值0.06mg/m3),結合監測結果及檢查情況,蘭州九州主食廚房達到《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1993表1二級新擴改建限值要求。下一步,蘭州市生態環境局城關分局將要求企業加強管理,督促企業將檢測結果及時向社會公示,做好污染防治設施運行維護工作。
三、辦理結果及問責情況
該問題還在辦理過程中。下一步,為減少污泥處置環節和運輸環節對城關區九州周邊空氣中臭味的疊加影響,蘭州市水務局進一步強化對污泥拉運和污泥處置兩個環節的監管,督促蘭州市建投公司認真落實主體責任,加強污泥處置廠的規范化運營管理,嚴格按照污泥處置廠設計工藝規范處置污泥;督促蘭州市污水處理監管中心加強污泥拉運環節的監督管理,確保污泥運輸車輛密閉拉運,杜絕污泥拉運過程中出現車身沾染污泥和遺撒產生臭味,最大限度減輕污泥拉運和處置環節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同時,積極研究開展生活垃圾協同摻燒、熱電廠煤炭耦合摻燒等污泥處置的各種新方法、新工藝,實現污泥的資源化利用。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