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重點補短板建機制堅決打好創文攻堅戰
記者 楊曉慧 謝妮妮
當前,全市上下正以飽滿的激情、高昂的斗志掀起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熱潮。創建工作有什么重要意義?短板和工作重點有哪些?我市將采取哪些措施確保創建工作扎實推進?近日,記者采訪了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委文明辦主任謝宏。
記者: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有什么重要意義?目前我市創文過程中有哪些短板?
謝宏: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對推動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榆林把全國文明城市創建作為高質量發展的龍頭工程,作為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民心工程,作為優化營商環境和提升城市形象的品牌工程,著力優化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質、提高市民素質。
經過兩輪的創建,我們還存在不少問題和短板,主要表現在:市民素質有待提升,比如隨地吐痰、遛狗不牽繩等時有發生,老舊小區要進一步提升改造,農貿市場整治提升行動難度較大,精神文明創建工作不夠,存在重城市建設、輕精神文明建設傾向,行業系統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文明服務提升不夠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制約著我們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進程。
記者:作為牽頭單位,市委文明辦有什么思路和打算?將采取哪些措施確保創建工作扎實推進?
謝宏: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及時調整了領導機構,出臺了季考評辦法。重點做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優化調整市級領導包抓創文片區機制,由市委常委、副市長包抓14個片區,創文指揮部每月召開1次專題調度會;全面加大宣傳力度,開設全民創文我先行欄目和文明隨手拍、曝光臺等平臺,加強輿論監督,廣泛調動群眾參與積極性;增加投入,給14個街道辦事處創文專項經費,用于實施創文微改造項目;加大督查督辦力度,完善創文三色督辦單制度,推進工作周周有進展,實施周報告、月調度、季點評工作機制,將創文工作納入季度點評5+X重點工作范圍。
此外,結合省十七運在榆林舉辦的契機,全面啟動實施了45個提升改造項目,常態化開展農貿市場攻堅行動、人居環境提升整治攻堅行動、市民文明素質提升攻堅行動等六項攻堅行動,全面推進、集中攻堅、務求實效;6月1日出臺了《榆林市文明促進條例》,進一步規范干部群眾的行為,持續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記者:創文的每一項工作都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市委文明辦將如何號召動員市民廣泛參與,共同為創文貢獻力量?
謝宏: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但可以增加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譽度,而且與廣大市民息息相關,緊密相連,可以說廣大市民是創文的直接參與者,也是創文成果的最大受益者。我們在此首先呼吁各級干部既要做文明城市創建的推動者,又要做文明市民的先行者,要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和責任感,立即投身到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行列當中,不僅自己要身體力行,而且要帶動身邊的親友積極投入到創文中來,弘揚文明新風。
希望廣大市民也能自覺發揮模范帶頭作用,不以善小而不為,從撿一個煙頭、撿一片垃圾、扶一位過街的老人、讓一讓人行道上的行人做起,樹立榜樣、帶動他人,從而形成帶動全社會人人參與創建、人人爭當文明市民的良好氛圍,讓我們攜起手來,萬眾一心,共建文明城,共創更加美好的明天。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