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彩云之南—這是十多年前的一篇文章,可以啟示今天的云南旅游
印象云南
云南,一個美麗、豐饒、神奇的地方。11月24日,我們一行18人在辦公室負責人的帶隊下,到彩云之南感受印象中的韻息。
曾聽說,云南是中國旅游資源最豐富、開發最好的省份,這種口耳相傳的說法,或許是行游者們遍游天下之后的心得體會,或許是當地的自然真是天賦靈犀,甚至是當地政府為促銷旅游業而有意無意的造勢,這些其實都無關緊要,無需考究。到了云南,我才真正品銘到麗江那雪域古城輝映成趣的歷史積淀,聆聽到茶馬古道上那匆匆過客的嘯嘯古樂,會意到大理蒼山洱海間那灰白相映的民族厚沉,感懷到西雙版納那椰樹臨風的熱帶風情,驚視到路南石林那層巒疊嶂的壯麗奇景,沐浴到春城昆明那慵懶閑逸的四季陽光……
看景不如聽景,聽景則不如歸而味之。歸來已數天過去了,細細地回味那山、那水、那人、那陽光、那風情,一切就猶如老牛回嚼,愈嚼就意愈濃,味愈醇。最幸福的男人莫過麗江的納西族男人,東巴文化在大理國人與悍藏族人的夾縫中能夠得以一天天延續,離不開納西男人慣以在高原陽光下賣弄琴棋書畫的高雅、享受抽煙喝茶的閑暇,納西女人們則在娶進男人的第一天就挑起了養家糊口的重擔。一路走來,麗江滿大街的女人在打工找活,卻鮮見納西男人(外來人口除外)忙碌求生計的身影。因古城開發,今天的麗江男人將寬大的房屋出租外來客商做生意,而坐擁租金,自暇麻將,更是閑情逸致。最窩囊的女人怕是大理的白族女人,幾千年來,藍天白云下頭頂風花雪月,卻在蒼山洱海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她們在外干最重的農活,將丈夫養得又白又胖,方才認為最有面子,最有本事,男人在家則帶著小孩,養著小老婆(煙袋)。從崇圣三塔的莊重到蝴蝶泉的浪漫過程,全然看不到一絲風花雪月的背影,滿目中,只有佝僂身姿在田間里勞作的嬌小女人和抱著小老婆站在田埂上喃喃閑語的壯男。當地流傳一個笑話:有一洋人初到此地,見一婦女吃力地背著一個背簍爬山,背簍中不斷冒出縷縷煙露,以為背簍里著了火,趕緊將隨身攜帶的水壺中的水向背簍里倒去,只聽里面傳出哇的一聲,一個男子從背簍里站了起來,手里拿著一個正燃著的大煙袋。而最同情的故事不是五朵金花的傳奇,大概要算阿詩瑪與阿黑哥的悲情。不過在這里最讓人心跳的不是阿詩瑪,而是鬼斧神工般的大小石林,置身大石林,恍如進入了一個藝術的雕塑世界,而信步小石林,又宛如在一個假山翠綠中,尋找導游囑托的阿詩瑪已不再記由心中,一路口中不得不慨嘆大自然的神奇。西雙版納一個雜著濃郁民族風情和熱帶雨林雙重神秘的地方,但有尊嚴的男人大概都不愿久久地生活在這個童話般的國度,今天很多地方還與中國歷史倒行逆流、時刻彰顯出男卑女尊。愛尼土人的男人們象鳥一樣生活在高高的樹上,只有女人夜里捅窩的聲音才能喚回男人的尊嚴,竄下高棚,重回大地,與女人一起等待黎明。傣家的男人是苦命的,為了把自己嫁出去,他不僅要用自己的歌喉打動心儀的女人,還要背負隨時被逐的危險委身女方的家中,無償出賣自己的體力三年,第一年耕田犁地,二年割膠砍柴,三年淘金洗砂,一年比一年辛苦,通過這三年的考驗,才能被正式迎娶。當然,西雙版納,除了這神秘的民族風情,還有熱帶植物園的種類繁多的珍稀物種、原始森林公園美麗的綠孔雀、逗人的滇金絲猴、參天的紅豆桫以及令人難人捉摸的野象谷……,都是那么的令人留連忘返。有人說,成都是一個最閑散的城市,然而到了昆明,才真正領略到什么城市是真正的悠閑,一群群男女,不分時間地錯落在城市的每個空地,輕歌慢舞。我們正好趕上紅嘴鷗到來的季節,整天都是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拿著鳥食,在暖洋洋的陽光下,與鳥同娛,用表面來構建人與自然的和諧。而在最為繁華的北京路也鮮見往來生計的本地商人,倒是在各種集貿市場聽到不少操南腔北調的外地商販。
當然,出來旅游最主要的就是體驗風土人情,而我們這種走馬燈似的旅游團,接觸最多的風土人情就是導游了,昆明的導游下機時一朵玫瑰,感覺還爽,但到了石林才發現到景點象是趕著跑,拂光掠影,倒是大部分時間強制花在了七彩云南和泡腳賣藥等購物場所,而西雙版納的騷哆呢,更是狠不得把所有人的腰包都掏給她才好似的,不是推銷民族風情晚會、印象云南的門票,就是帶到玉石珠寶和藥材商店,有一天就居然帶我們逛了5家,最后竟還拿出假鈔蒙宰我們游客。大理的楊金花,感覺相對樸實,一路上除了明說要我們幫她簽兩次單外,強制購物的現象少多了。來到麗江,自稱雜交的瘦金哥,秉性中也透出了不少奸滑,不知用什么功夫居然讓我們團有13人自愿放棄登臨雪山,幫他賺了一大筆的門票費。一路走來,一個累字概括。有網友說,別去云南!導游導你去購物,氣死你!天天吃團隊餐,餓死你!!環境衛生臟亂差,病死你!!!是啊,我也開始產生這種錯覺了。
彩云之南,軼聞趣事,眼之所到,情有所感,心有所觸。我想,定格在我的腦海里的短時間怕是難以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