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河環保的業績是什么狀態?差不多就是一臺生銹中的小型取款機吧
我們今天來看先河環保的情況,他們家最近卷入了一些事件,我們就不參與他們的事件討論了,因為相關的新聞已經很多了,我們還是看他們的財報。
首先還是要看先河環保是經營什么產品的:
除了有一些其他業務以外,環境監測系統和運營及咨詢服務各占一半,環境監測系統還是更多一些。我查看了其官網,主要有用于水和空氣的監測設備和系統等業務,這些設備主要的客戶應該是各種制造業的工廠,當然還有和這些領域相關的政府監管部門,比如環保局在各家化工廠門口安裝的監測設備。前段時間看新聞,甚至有些農田附近也安裝有。
我們看其5年前,也就是2016年的情況,當時環境監測系統的占比達到了79%,而第二大業務運營及咨詢服務只占13%。雖然運營及咨詢服務更賺錢,但其前提是前期賣出的產品必須有一定的市場存量,如果系統越賣越少,那么遲早運營服務等也是要萎縮的。
先河環保97%以上的產品都是在國內使用,其產品出口占比不到3%。或許是產品缺乏國際競爭力,或許其本來就是在這個環保大潮下運營而生的公司,壓根就沒有供應全球的規劃。
從氣泡圖來看,先河環保2019年營收增長停滯,2020年和2021年營收和凈利潤都有所下滑,雖然氣泡仍有那么大,但2021年已經在搶占左下角的最差位置了。
從5年時間的營收和凈利潤的表現和變化來看,2018年開始了凈利潤增長下降,營收還穩住了32%的增長水平;2019年營收和凈利潤幾乎都停止了增長;2020年和2021年都是營收10%左右的下降,凈利潤卻有接近五成的下降。
分產品來看,環境監測系統下降了23.7%,而運營及咨詢服務增長了15.9%,其他業務也下降了33%,第一大產品環境監測系統的銷售下降是其營收萎縮的主要原因。
讓人非常遺憾的是,2022年一季度,這種情況就更趨惡化了,其營收和凈利潤同比繼續下降,這次凈利潤是下降至600萬元的水平了,看來前面提到的監測系統下降,導致其設備市場存量下降的猜測正在慢慢變成事實。
毛利率持續下降,雖然4年來下降了6.4個百分點,但要說44.7%的毛利率不高,我想很多做設備的企業是不同意的,這已經算相當高的毛利率,至少比絕大多數設備制造業的毛利率要高。
在2019年及以前,10%以上的凈資產收益率還算說得過去,但近兩年跌至10%以內,2021年已經只有3.4%了,跟那些村鎮銀行的定期存款利率都差不多了。
分產品來看,環境監測系統的毛利率還有小幅提升,而近年來增長較快的運營及咨詢服務毛利率卻有較大幅度下降。誰說服務就沒有面臨競爭呢?至少我知道的就有幾家化工廠,他們就是受不了設備廠家的環境監測系統服務費太貴,而換成第三方服務的。
雖然降幅較小,但2022年一季度,毛利率同比仍然是下降的。看來暴利行業,除百壟斷了技術和市場,否則只會在短期供需不平衡的時候存在,一旦市場成熟,誰也不可能永遠躺著賺大錢。
雖然有營收萎縮造成的占比上升,但從其成本費用的構成和占營收比來看,在2018年總成本占比達到77%的低點后,開始上漲,2021年已經達到了85.9%,2022年一季度更是達到了97.6%,其利潤空間受到了嚴重壓縮。
好像每一項期間費用的增長都不是很多,但是除財務費用以外,都在小幅增長,這種情況說明,就是營收這個分母變小帶來的占比變化,看來收縮中的公司很難經營好,對誰都一樣,先河環保也不能例外。
收縮中,只有研發費用同比是在提升的(我們忽略掉稅金及附加這個不可控因素),這多少又給投資者們一些希望。銷售費用和管理費用均比營收下降更多,哪怕總成本也是這種情況,那么其凈利潤下降的原因就是成本費用以外的因素了。我們對比其兩年的利潤表以后,資產和信用減值準備多提了一些是產生差異的主要原因。
先河環保的資產負債率低至15.3%,流動比率為5.28倍,速動比率達到了4.41倍,現金都比總負債高出一倍多,其資產負債表方面沒有什么值得說的。一定要說就是相對于其業務,資產布置得太充裕了,導致凈資產收益率低得不如理財產品的收益率了。
現金流量表現方面也還可以,除2018年以外,其他年份都有持續穩定的經營活動的凈現金流入,而且其投資需求很小,分紅等支出也不大,就靠經營活動的凈現金流,完全能夠滿足這些需求,而且還有不小的結余。
從先河環保的經營和業績表現來看,主業萎縮,靠存量設備維護賺錢是其近兩年日子過得還不錯的主要原因,不用怎么投入就可以不斷的取得一定的凈利潤和凈現金流。但是老本總有吃完的一天,就算是取款機,也要維護和更新,不然就要生銹了。
聲明:以上為個人分析,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