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康大樓優秀歷史建筑修繕工程實錄(下)
隨著武康大樓街區微更新的完工,網紅最佳拍攝點位擴容升級,武康大樓及周邊街區風貌保護與展示全面完成。那個在武康路、興國路、淮海路、天平路、余慶路口五街交匯處,形如巨艦的武康大樓,如同一個華麗的舞臺,向參觀者拉開了帷幕,向全世界展示上海這座城市獨特的城市文化魅力與城市街區溫度。
2019年武康大樓完成了保護性修繕,這次大修是上海首個試點歷史建筑修繕、舊住房改造和高空墜物整治三合一的大樓。該項目還增設了房屋安全管理的信息監控系統,推行加強城市管理精細化的工作。
△修繕后的武康大樓外觀
工程特色與重點
01 外墻清水墻修繕
外立面清水磚墻表面采用低壓水槍沖洗,表面風化程度小于2mm保留建筑歷史滄桑感,不做修復;對于小于20mm內的磚面處理,先清除表面風化層,涂刷專用增強劑,并采用紅磚粉進行逐塊修繕。
對于磚縫的修繕,清理剔除已損壞的磚縫,澆水濕潤,以8mm為平縫形式,采用石灰基材料進行勾縫。
墻面修繕完成后,表面統一淋涂專用憎水劑并做拼色處理。

△武康大樓外墻清水墻修繕過程
02 水刷石墻面
施工工藝:水刷石里面清洗—對外立面水刷石檢查—修補水刷石—拼色處理-外墻憎水劑。
對于外立面水刷石污損,采用低壓清水沖洗,檢查水刷石空鼓,開裂現象,按照現場破損實際情況進行專項修復,鏟除重做或局部裂縫修補。
縫隙填補時,有些區域水刷石缺損處,采用原灰泥層顏色相同和表面相仿的新水刷石填補。大面積修補時,外墻洗砂層人工鋪設,按照1:3混合的水泥砂漿打底,約12mm。第二層用水泥刮刀摸一層約1mm的厚砂漿,第三層用同原表面顆粒大小和顏色的接近的水泥和礦粒混合物涂層。施工完畢后涂刷憎水劑。

△武康大樓外墻水刷石墻面修繕過程
03 窗臺板及陽臺修繕
檢查陽臺樓板安全性,有鐵漲露筋的對開裂的混凝土樓板,針對不同的裂縫寬度和深度分別采用表面處理法,灌漿法,填充法對樓板裂縫進行修復。
陽臺水刷石花瓶欄桿及扶手修補,工藝同水刷石墻面。

△武康大樓窗臺板及陽臺修繕過程
04 鋼窗修繕
對于外立面鋼窗窗料缺損或斷裂的拆除后請專業廠家按照原樣定制并更換,油灰剝落等輕微損壞的修補。窗樘和窗框變形進行整理矯正。鋼窗修出白,鏟除表面油漆,沖刷防銹漆二度,灰色面漆一度。補齊五金件及白玻璃。

△武康大樓鋼窗修繕過程
05 外立面附著物整治與維修
由于武康大樓建筑兩側緊靠道路,人車密集。空調外機和外墻構件一旦老化,就存在較大墜落風險,大樓又以居住功能為主,宜人的居住環境的營造和歷史建筑風貌保護之間的平衡關系是修繕設計工作中需要解決的課題與難點。本次修繕設計方案因地制宜提出了"外做減法、內做加法 "的設計理念——將影響建筑風貌、存在安全隱患的空調外機進行移位和整治,同時拆除居民自行搭設的雨棚和晾衣架。將二樓牛腿部位空調機架全部移至內天井,將二樓以上所有空調機架位置進行規整,做到橫平豎直;3至7樓的空調外機采用更輕質、更耐久的材質以及一體百葉式結構,確保空調通風和結構安全。考慮到風貌和諧,空調外機采用了與墻面一致的顏色,做到隱形,盡可能將附著物對原有風貌的影響降到最低。

△武康大樓外立面附著物整治與維修
以上修繕過程資料均由上海徐房建筑實業有限公司提供
正如本次武康大樓修繕項目的設計總負責人陳中偉所言:我們的修繕原則是‘中藥調理’,不做西醫的外科手術,更不下猛藥。武康大樓不少家庭的排水設施以及走廊地坪、鐵門、屋頂線腳都保留自上世紀20年代,而距離上海世博會前夕的上一次大修也已過去10年,唯有用溫和的調理慢功夫,一點一點摳細節,才能確保修繕的精細和全面。
修繕前后對比

修繕前西南面
修繕后西南面

修繕前曬臺

修繕后屋面

修繕前曬臺

修繕后曬臺

修繕前走廊

修繕后走廊
修繕成果展示





武康大樓優秀歷史建筑修繕工程作為示范性保護修繕工程,推行加強城市管理精細化工作,探索風貌區的精細化管理工作,大力推進上海市的舊住房改造步伐,提高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提升居民生活質量,從而實現建筑可閱讀,街區可漫步,城市有溫度的美好愿景。
如今的武康大樓已經以再次將其厚重的歷史風貌展現在市民面前,吸引了大批行人駐足,修繕后的武康大樓,不僅可以閱讀這座城市的建筑,更能閱讀這座城市的文化和城市當中的人,真正把建筑可閱讀打造成市民家門口的好去處和上海大都市的金名片,她就像是一個載體,承載著時代的變遷,承載著歲月的流逝,承載上海在居住類優秀歷史建筑保護方面的探索與追求,也成就了上海這座城市的歷史底蘊。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