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數據中心標準機架將達28萬,明確推進集群建設
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 李潤澤子 實習生 高藝 廣州報道
6月29日,上海市經信委、上海市發改委發布《關于推進本市數據中心健康有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到十四五期末上海市數據中心建設的目標。
《意見》指出,到2025年,預期上海市數據中心總規模能力達到28萬標準機架左右,平均上架率提升至85%以上;數據中心算力超過14000 PFLOPS(FP32);集聚區新建大型數據中心綜合PUE降至1.25左右;完成對不少于5000機架的數據中心退舊上新或騰換;試點打造近零碳數據中心。
推進樞紐型數據中心集群建設
數據中心是匯聚多元數據資源、運用綠色低碳技術、提供高效算力服務、賦能千行百業應用,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助力城市數字化轉型的重要信息基礎設施。
據介紹,上海市當前的數據中心規模能力和空間分布已基本適應城市數字化轉型發展的需要。因此,上海將統籌推進數據中心建設,到十四五期末,形成布局完善、結構優化、綠色低碳、網絡高質、算力充沛、技術先進的數據中心發展格局。
為了達到上述目標,《意見》分別提出了進一步優化數據中心空間布局、加速升級改造小散老舊數據中心、加快數據中心綠色節能發展、持續提升數據中心網絡支撐能力、積極推動算力設施建設和常態化推進數據中心全生命周期管理六項主要任務。
長三角的數據中心建設是全國大數據中心布局戰略中極其重要的一個節點。根據此前發布的《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協同創新體系算力樞紐實施方案》,在八大國家樞紐中,長三角的定位是用戶規模較大、應用需求強烈。對于長三角,應重點統籌好城市內部和周邊區域的數據中心布局,實現大規模算力部署與土地、用能、水、電等資源的協調可持續,優化數據中心供給結構,擴展算力增長空間,滿足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實施需要。
此次發布的《意見》中,也專門提出將推動在長三角區域內、與數據中心主要承載區之間的資源聯動,支撐區域間算力資源高效協同。
在布局完善方面,《意見》提到要充分考慮本市網絡基礎、電網負荷、產業發展等要素后,將持續優化布局,形成樞紐型數據中心集群、城市數據中心集聚區、邊緣數據中心梯次布局,全力支撐好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臨港新片區、張江科學城、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以及五大新城等本市重點區域發展。
事實上,近幾年來上海已多次發布數據中心建設相關的文件。例如,2021年發布的《上海市經濟信息化委 市發展改革委關于做好2021年本市數據中心統籌建設有關事項的通知》,提到應鼓勵與長三角周邊毗連區域聯動發展,探索數據中心跨域直連、跨域算力資源協同調度等新模式,形成梯度化數據中心發展格局。
堅持綠色低碳發展
在備受關注的數據中心綠色節能發展方面,《意見》則專門提出通過本市節能減排專項資金、技術改造專項資金等政策引導,鼓勵存量數據中心積極引入新技術新產品、高效清潔能源,以及多種手段開展綠色節能升級改造。
值得注意是,此次發布的《意見》中明確了到2025年,上海集聚區新建大型數據中心綜合PUE需降至1.25左右。
據了解,PUE作為關鍵能效考核指標之一而被提出,它是數據中心總設備能耗和IT設備能耗之間的比率。PUE越接近1,表明數據中心的電越多地用于數據中心的計算力中。
2021年工信部印發的《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 年)》就計劃到2021年底,新建大型及以上數據中心PUE降低到1.35以下。到2023年底,新建大型及以上數據中心PUE降低到1.3以下,嚴寒和寒冷地區力爭降低到1.25以下。
同年12月,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又印發《貫徹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要求 推動數據中心和5G等新型基礎設施綠色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提出到 2025 年,數據中心運行電能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明顯提升,全國新建大型、超大型數據中心平均電能利用效率降到1.3以下,國家樞紐節點進一步降到1.25以下,綠色低碳等級達到4A級以上。
而在今年3月,工信部、發改委等6部門曾公布2021年度國家綠色數據中心名單,涉及通信、互聯網、公共機構、能源、金融領域,長三角有多家數據中心入選。
(作者:李潤澤子 編輯:吳立洋)
責任編輯:李昂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