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半年正式收官!后市怎么走?機構觀點來了
A股上半年呈V型走勢,年初指數大幅下挫,4月底以來市場則持續回暖,一度走出獨立行情。據統計,6月滬指累漲6.66%,深成指累漲11.87%,創業板指累漲16.86%。整個上半年,滬指累計跌6.63%,深成指累跌13.2%,創業板指累跌15.41%。如果看待后市走勢?多家機構給出觀點: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荀玉根表示,4月下旬以來中美股市表現逆向,主要源自中美兩國經濟周期的錯位。當前中國A股估值水平較低而美股估值處于中等水平。展望未來,如果美國經濟溫和下行,即軟著陸,就不會對A股產生太大影響;如果美國經濟走向硬著陸,則美股的跌幅可能進一步走闊,對A股會有一定的影響,但目前來看這種情況概率偏低。以我為主的大格局大概率將會延續,接下來A股還是會相對更強一些。
國盛證券指出,超跌反彈結束后,市場需要新動能,以支撐指數繼續上攻,關于時間節點的判斷,右側做多信號(中長貸趨勢拐點)最早于7月確認,合理情形下,中長貸或在三季度后段確立上行趨勢。基于我們構建的貨幣-信用-實體三元框架,在右側趨勢信號確認之前,繼續圍繞政策確定性布局,穩增長板塊短期仍有韌性。更長期視角下,下半年中長貸拐點確立后,建議重視大消費的戰略配置機遇。
中信證券研報表示,隨著國內疫情有效防控,政策合力支撐經濟快速修復,外部風險壓力緩解,A股慢牛重現,我們認為年內行情可分為情緒平復、估值修復、估值切換三個階段,當前市場正處于第二階段。第一階段為5月的情緒平復期,行情由市場風險偏好從底部快速修復驅動,體現為超跌反彈,復工復產主線領漲。第二階段為6月至8月的估值修復期,行情由穩增長政策集中起效,政策合力推升基本面預期快速修復驅動,節奏上受中報業績分化和科創板解禁高峰影響,結構上成長制造、消費、醫藥輪動重估。第三階段為9月至四季度的估值切換期,隨著盈利快速恢復和外部壓力緩解,行情步入平穩期,市場估值切換的過程中,穩增長業績兌現和專精特新逐漸占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