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金門空戰,蔣軍送大禮,我軍繳獲響尾蛇導彈,美方氣急敗壞
原標題:金門空戰,蔣軍送大禮,我軍繳獲響尾蛇導彈,美方氣急敗壞
作者:阿克琉斯
1958年8月23日,金門炮戰爆發。炮戰發生之后,美軍為了牽制中國,以共同防御協定為理由,派遣第七聯合艦隊進駐海峽,并援助了大批先進軍事武器運送至臺島。
在援助的空軍裝備中,除了包括較為先進的F86佩刀噴氣式戰斗機以外,其中竟然還有當時美軍最為先進的AIM-9響尾蛇空空導彈。
二戰期間,戰斗機的普遍攻擊武器為機槍和機炮,雖然這類武器火力密度較高,但是射程短,精度較差,這一缺點一直難以改進。于是在戰爭后期,德國人研制出精準度很高的空空導彈,但可惜技術并不成熟,并沒有投入實戰。二戰結束以后,隨著紅外制導技術的快速發展,各國都將空空導彈的研發提上了日程,這種武器也在日后逐漸成為了主流空戰武器。
【美國的紅外制導技術起步比較早,二戰結束6年后,便研發出了AIM-9響尾蛇空空導彈,其技術也領先于其他國家】空空導彈性能固然先進,但當時作為美國的最高軍事機密,一次不過提供給蔣軍40多枚,蔣軍在獲得這批響尾蛇導彈之后,裝備給了第2戰斗機大隊。蔣軍迫不及待,為了達到戰術的奇襲性,立即通過美軍調遣的5人訓練小組,對國軍戰斗機飛行員進行了特訓,并在1958年9月10日,獲得了實際使用導彈作戰的能力。
不過有意思的是,蔣軍為了對導彈進行保密,在文件中所有關于導彈乃至導彈發射架,都被標注為明星武器以及明星發射,除了裝備導彈的蔣軍飛行員和地勤人員以外,誰都不知道裝備導彈這件事。1958年9月24日,我軍和蔣軍在空中進行了人類史上第一次導彈空戰。當天,蔣軍第11大隊的12架F86,掩護第12中隊的偵察機飛往我內陸偵察,剛剛進入我內陸,還沒有進行偵察,便和我軍的米格-17戰機正面遭遇。雙方很快發生激烈的纏斗,為了擺脫我軍,蔣軍情急之下,發射了6枚AIM-9響尾蛇導彈。當時由于我軍并不知道對方裝備了導彈,沒有有效的防范,導致飛行員王自重在掉隊時被敵人咬尾,被空空導彈擊中,壯烈犧牲。
【人類歷史上第一場導彈空戰,我軍一架戰機被蔣軍擊落,飛行員王自重壯烈犧牲】在戰斗結束后,蔣軍和美軍高層得知導彈突襲成功后,非常得意。美軍高興的是,導彈獲得了真正的實戰,證明了它的可靠性,而蔣軍得意的是,他們獲得了足夠先進的武器,可以制衡我軍了。
實際上他們不知道的是,在發射6枚空空導彈當中,有一枚墜地并沒有爆炸,已被我軍完整繳獲。
在之后的幾天,美國人得知導彈被繳獲的消息后,從前幾天的得意洋洋瞬間變成失望和憤怒,當面指責蔣軍使用不當,致使先進的軍事機密被泄露。作為懲罰,在此后的十多年間美軍拒絕將最先進的武器出售給蔣軍。
出人意料的是,這枚繳獲的導彈,成了燙手山芋。原來,蘇聯得知我軍繳獲了美國導彈后,要求我國立刻原封不動地提供給蘇方研究。但當時由于蘇聯不斷越權操作,使我方已經對蘇聯有了相當大的戒心,并不愿意將來之不易的導彈白白送給蘇聯,而是希望自行拆解研究這枚導彈,以提升國防技術,擺脫對蘇聯的軍事依賴。【蘇聯之所以急切想獲得AIM-9響尾蛇空空導彈,是因為當時蘇聯國產的環礁-1空空導彈技術落后,急需要通過研究美國導彈來縮小技術差距】我軍沒有將導彈交給蘇聯,1958年10月3日,我方開始對繳獲的導彈進行解剖研究,代號55號工程??上У氖?,因為我國當時軍事工業基礎還很薄弱,導彈中的紅外制導技術又非常先進,在當時只有少數幾個國家掌握。在研究了許久后,有關部門始終不能提取其導彈的核心技術。
我軍遲遲未將繳獲導彈交給蘇聯,讓蘇聯人非常憤怒,最后甚至直接以拒絕提供中程彈道導彈技術來威脅我方。我方考慮到,自己確實不具備研究的技術能力,再加上可能因此而失去蘇聯的導彈技術援助,權衡利弊之后,同意將繳獲的AIM-9空空導彈提供給蘇聯,條件是蘇聯仿制成功后,要共享研究成果。
很快,蘇聯通過我國繳獲的AIM-9空空導彈,仿制出了著名的環礁-2紅外制導導彈。之后又研制了改進型,蘇聯使用30年之久,并且前前后后裝備了20多個國家。
【在60年代的越南戰爭中,北越空軍使用蘇聯生產的環礁2導彈,擊落了美軍當時最先進的F4鬼怪戰斗機】蘇聯根據先前達成的協定,將空空導彈技術提交給了我方。我方根據蘇聯提供的技術,生產出了霹靂-2空空導彈。在那個技不如人的年代,將導彈交給蘇聯雖然是無奈之舉,但也確實是最好的辦法了。
責任編輯: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