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量提質鼓干勁?高點開局創新篇】咸陽重點項目觀摩第二季度觀摩活動全景報道之一
原標題:【增量提質鼓干勁?高點開局創新篇】咸陽重點項目觀摩 | 第二季度觀摩活動全景報道之一
今年以來,咸陽市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鞏固拓展增量提質、高點開局的良好勢頭,奮力推動新時代追趕超越和高質量發展。6月20日至21日,全市開展2021年第二季度重點項目觀摩活動。
今日起,咸陽日報連續刊發咸陽市各縣市區重點項目建設進展情況,進一步激發咸陽市上下凝心聚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為咸陽市新時代追趕超越和高質量發展積蓄新動能。
秦都:聚力創新打造智能制造新天地
我們自主開發的毛茶預處理技術,通過對毛茶進行濕熱處理,大幅提高了陳化速度,原料陳化時間由兩年縮短至6個月左右。6月20日上午,全市2021年第二季度重點項目觀摩活動第一站來到秦都區涇渭茶博園,在智能化茯茶生產線,咸陽涇渭茯茶有限公司董事長紀曉明向觀摩組介紹說。
智能化茯茶生產線,各條生產線平行排列。工人們分別在預處理車間、壓制車間、包裝車間進行勞作。原材料茶葉經過毛茶預處理、入庫儲存、篩分、勻堆、渥堆、壓制、發花干燥、包裝、成品入庫等多項流程完成了茯茶的生產。整個生產線由傳輸帶全程連接,實現了全程自動化、智能化。
涇渭茶博園項目,是秦都區招引導重點項目之一。由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咸陽涇渭茯茶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5.7億元,占地200畝,主要建設智能化茯茶生產線、茯茶工程技術研發中心等。建成后,可年生產茯磚茶1萬噸,年產值6.75億元,年稅收1.67億元,提供就業崗位約500個,有望成為國內首個規模最大的智能化、數字化、綠色化茶葉生產企業。
年產1萬噸的涇渭茯茶運用先進的智能控制方式高精度模擬還原了傳統手筑茯茶的加工方式,制造出智能豎壓茶磚機,改變了緊壓茶特別是茯磚茶近千年來傳統的生產方式。而秦都積極打造園區首位產業——輸配電產業,在引進了正泰集團的基礎上,全球高壓和超高壓龍頭企業西電集團等企業即將簽約入園,園區現有輸配電企業32家,產業集群已初步形成。
秦都區涇渭茶博園項目。
觀摩組第二站便來到了位于馬泉辦的正泰配套產業園,大家走進入駐的秦輝瑞源電器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穿著工裝,正在忙碌地組裝一臺臺設備。
我2016年就來到企業工作了,負責配電柜二次線的安裝,每個月收入5000多元。員工尹歡告訴記者,廠區有三個生產車間,目前有100多名工人,大多數是咸陽本地人,上班方便、待遇也好,大家干得都很舒心。
配電柜、智能彩色平板噴墨機、密封點膠機、數控切割機、數控折彎機等產品經過工人們的組裝,銷往全國主要省市區。
正泰配套產業園,總投資7.15億元。項目建成后預計畝均產值494萬元,畝均稅收42萬元,可提供就業崗位約700個。目前,產業園內高低壓配電柜研發生產基地項目、咸陽凌云電器生產項目、咸陽新興電氣生產項目已建成投產,咸陽智容電氣生產項目將于今年8月底前建成試生產。
近年來,秦都先后引進了三立智能電氣、惠齊電力、西鳳電纜等35戶上下游企業,現年產值已達到65億元。目前,正力促西電集團搬遷項目落戶,讓全國最大的國有電氣企業西電集團和全國最大的民營工業電器企業正泰集團齊聚園區,形成輸配電產業高中低壓產業集群,進一步推動園區首位產業做大做強。秦都區區長景雪峰說。
秦都區正泰配套產業園項目。
今年以來,秦都區以增量提質,高點開局為統纜,全面動員抓招商,齊心協力上項目,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全年共安排市級重點項目38個
總投資839億元
年度計劃投資165億元
1—5月份完成投資85.8億元
占年度計劃52%
全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98億元,增長38%
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完成247.45億元、增長58.3%
目前,秦都共外出招商13次,簽約項目15個,吸引投資79.5億元。共舉行開工活動6次,開工項目36個,總投資200億元,完成投資104億元。通過緊鑼密鼓的項目集中開工和招商引資,在全區持續釋放大抓招商、大抓項目的強烈信號,以實干快干爭當咸陽一路向陽排頭兵。
下階段,秦都區將用老秦人的擰勁和拼勁,以項目建設增量提質、以創新驅動高點開局,用優異成績向建黨100周年獻禮!景雪峰說。
渭城:推動發展高端制造業走向貴精尖
貴金屬鉑金通道主要原材料是鉑和銠,是采用鉑銠合金制成的特殊通道,也是光電玻璃生產線的核心設備。
6月20日上午,記者跟隨全市第二季度重點項目觀摩團,走進渭城區TFT薄膜液晶玻璃鉑金通道生產線項目,項目負責人孫巖,帶領大家近距離了解了鉑金通道的貴、精、尖。
在嶄新的項目車間里,工人們正在對即將投入使用的生產設備進行調試,廠區道路的硬化綠化工作也將收尾,所有準備環節有序推進,工作人員整裝待發,滿心期待項目早日投產運營。
項目負責人孫巖介紹,TFT薄膜液晶玻璃鉑金通道項目,總投資3.5億元,占地10畝,主要有貴、精、尖3個特點:貴體現在原材料貴、產品價值高。貴金屬鉑金通道主要原材料是鉑和銠,通道長20余米,共需鉑銠等合金850多公斤,總價值11億元;精體現在加工技術精密。鉑金通道是光電玻璃生產線的核心設備,加工流程復雜、工藝精密,不容許失誤;尖體現在是國內該領域首家生產企業。目前,全球具有完整加工技術的公司只有4家,國內僅有2家合資企業。
該項目的建成投產,將填補純國產鉑金通道加工生產的‘空白’。孫巖說,目前,項目已完成廠房建設,預計7月份試生產,10月份可進入全面投產。
渭城區TFT薄膜液晶玻璃鉑金通道生產線項目。
近三年來,渭城區按照園區承載、項目支撐、集群發展的思路,大力實施三產振興、城市更新、文明城市和智慧渭城建設四大工程,引項目、優服務、延鏈條、強產業,構建以新興工業為支撐、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產業體系。
為了推動高端制造業在咸陽發展,十四五期間,渭城區鼓勵有條件的工業企業,向立體要空間,以創新求發展,整合上下游產業,建設現代工業園區,聚集產業、優化業態。在特色產業發展方面,該區大力發展樓宇經濟,引導產業向樓宇和園區聚集,推動資源集約、產業集群、功能集聚,積蓄高質量發展新動能。
截至目前,渭城區共有制造業企業24戶,其中規上企業9戶,主要涉及能源化工、醫療器械、軌道交通等,這些項目平均畝均投資強度540萬元,畝均產值2180萬元,畝均年稅收780萬元,提供就業崗位4500多個。
今年,渭城區外出招商20次
簽約項目16個,總投資28.9億元
舉行項目開工活動6次,開工項目36個
總投資115.7億元,完成投資10.7億元
其中:市級重點項目開工9個,開工率100%
開工只是開端,建成才是關鍵。在渭城區2021年重點項目集中開工儀式上,渭城區委副書記董海峰表示,渭城區堅持以增量提質、高點開局為統攬,充分發揮項目對拉動經濟增長的關鍵作用,超前謀劃、精心準備,6次舉行重大項目集中開工儀式,促進了一批大項目陸續開工、梯次推進。
文體功能區:構筑咸陽城市發展新地標
六月盛夏,萬物蔥蘢。
6月20日上午,走進位于文體功能區的綠地雙照湖酒店群項目施工現場,塔吊林立,機器轟鳴,工程車輛來往穿梭,工人們緊張作業,項目建設正加速推進。
作為我市重點項目,綠地雙照湖酒店群項目占地146畝,總建筑面積約16.4萬平方米,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約12.5萬平方米,綜合容積率1.29,主要建設五星級鉑瑞酒店、四星級鉑驪酒店、酒店式公寓及商業配套。
目前,五星級酒店五星大堂精裝入場,餐廳區域正在進行車庫封頂;會議中心正在進行負一層結構施工;五星酒店別墅群正在進行基礎施工。預計2021年8月底五星級酒店建成投用,10月底四星級酒店建成投用,12月底酒店公寓、商業建筑及配套設施建成投用。
綠地雙照湖酒店群項目負責人張永超說:項目建成后,將進一步完善城市配套功能,成為文體功能區乃至咸陽城市發展的新地標。
大西安(咸陽)文體功能區綠地雙照湖酒店群項目。
當日,在文體功能區,海聲航空產業生產維修基地項目開工儀式舉行。海聲航空產業生產維修基地項目是百企進咸·投資興業大會的簽約項目,是建設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咸陽核心區的骨干項目,是2021年省、市級重點項目。項目的開工建設為推動全市臨空經濟帶建設、加快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作為文體功能區的一名建設者,參與重大項目建設既倍感自豪又深感責任重大。大西安(咸陽)文體功能區經濟發展局局長彭濤說,我們招商不僅僅是‘引進來’,還要‘送上馬’,及時解決項目落地、建設過程中的遇到的各類問題和困難,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打造‘十最’營商環境,全力促進項目早日建成達產。
在文體功能區,一個個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建設的重大項目全力開動,呈現出塔吊林立、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彰顯了文體功能區大抓項目、抓大項目、促大發展的鮮明導向。
文體功能區緊緊圍繞建設‘臨空經濟示范區、文體產業核心區、全面開放先行區、創新創業集聚區’,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理念,今年高質量謀劃建設重大項目64個,總投資291.3億元,年度投資101.03億元,其中列入省級重點項目3個,市級重點項目14個,以高質量項目推動高質量發展。大西安(咸陽)文體功能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張永強說,按照‘文城一體、產城融合、城城相連’的思路,文體功能區主動融入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加快海聲航空產業生產維修基地建設,加強與西部機場集團深度合作,打造集航空食品、航空維修研發制造、航空企業后勤保障、航空商務為一體的西部臨空產業谷,建設支撐臨空經濟帶發展的核心區。
三原:產業集聚增量提質加快發展高點開局
6月20日,全市第二季度重點項目觀摩團,來到三原高新區清河食品工業園區,走進恒安全自動智能化生產基地項目的生產車間。
我在公司工作6年了,我們這條生產線有100多名員工,主要生產衛生巾,員工們每天三班倒,一天可生產90萬片衛生巾單片。家住魯橋鎮,擔任衛生巾生產線生產班長的王勇告訴記者。
恒安全自動智能化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5億元,建設1棟高檔生活用品生產車間和1棟行業領先的自動化立體智能倉庫,購置高檔生活用紙生產線4條;項目建成后,可年產高檔紙品130萬箱,衛生用品506萬箱,預計畝均年產值533萬元,畝均年稅收40萬元,可提供就業崗位200余個。
三原縣恒安全自動智能化生產基地項目。
項目完全建成后,將成為西北地區最大的家庭生活用品生產基地,我們企業力爭帶動周邊運輸業、包裝業等多個產業鏈迅速發展,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積極貢獻。恒安(陜西)家庭生活用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萬山表示。
恒安全自動智能化生產基地項目是三原清河食品工業園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達利高端休閑食品生產線項目也是三原清河食品工業園區的重要一環。
走進達利高端休閑食品生產線項目展示區,好吃點可比克和其正青梅綠茶、黑面包、植物酸奶……產品琳瑯滿目,一股特有的香味撲面而來。
該項目由達利食品集團及陜西達利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5.3億元,項目占地30畝,建設3棟面積為22550平方米的現代化鋼構廠房、6條食品生產線,10條飲品生產線。項目建成后,預計畝均年產值1667萬元,畝均年稅收167萬元,可提供就業崗位500余個。目前2棟鋼構廠房已基本建成,1棟廠房主體正在建設;3條食品生產線已基本建成正在試產,1條正在安裝,2條9月份完成安裝;4條飲品生產線已經建成,4條飲品生產線正在安裝,2條飲品生產線12月份完成安裝。
三原縣達利高端休閑食品生產線項目。
近年來,三原依托省級高新區,形成了清河食品工業園、高端裝備制造園、陵前醫藥產業園一區三園的發展格局。以伊利、娃哈哈、達利園等為龍頭的綠色食品產業集群,現有規模企業35戶,年產值達140億元,已成為三原的首位產業。以中航宏遠、廣東聯塑、建科方圓等為代表的先進制造產業集群,現有規模企業42戶,年產值105億元,已成為全省渭北先進制造業組團的重要組成部分。以白鹿醫藥、申蘭醫藥、富捷藥業等為骨干的新型醫藥產業集群,現有規模企業19戶,年產值45億元,已成為最具發展潛力的新興產業。截至目前,一區三園的工業總產值達到310億元、財政總收入達到6.1億元,已成為全省產業集聚效應明顯的縣域省級高新區。
→1-5月份,三原縣市級重點項目開工17個,完成投資57.7億元,完成投資量居全市前列;
→縣級重點項目達到98個,總投資502億元,年度投資184億元。
→三原列入市級重點項目21個,總投資266億元,年度投資112億元,投資量居全市前列;
→一季度,全縣地區生產總值增速達到29.7%,居全市第一;
→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速達到62.5%,居全市第一;
→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達到45.7%,居全市第一。
→1-5月份,主要經濟指標均超額完成任務,居全市前列。
下階段,三原將繼續以‘增量提質、高點開局’為統攬,牢固樹立‘大抓招商、大抓項目’鮮明導向,抓增量、優存量、擴總量、促變量,力促經濟社會高點開局、高質量發展。三原縣縣長何銳說。
涇陽: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轉頭、眨眼、擺尾、跳躍……動作靈活、惟妙惟肖的舞獅是眾多群眾喜愛的一項傳統表演。如今,在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進程中,工業機器人也能將傳統技藝發揚光大,靈活地寫字、畫畫、舞獅,打開了智能新視界,開創了工業新未來。
6月20日,全市二季度重點項目觀摩團走進涇陽縣,在嘉瀚全球新動力傳動制造研發中心里,各式各樣的機器人讓觀摩團目不暇接,智能有趣的黑科技,讓大家深切感受到了涇陽高質量發展的決心。
涇陽縣嘉瀚全球新動力傳動制造研發中心項目。
在10kg六軸工業機器人前,靈活寫字的機器手臂吸引了眾人的目光,當咸陽涇陽,一路向陽!八個漂亮的楷書字體被工整且精準地寫在白板上時,大家立即被這臺智能化的機器人所折服,紛紛驚嘆科技的力量。
這臺10kg六軸工業機器人,主要用于工業領域的搬運、碼垛、上下料等。除此之外,它也可以運用在文化藝術中,把電腦程序編入字體、圖片后,它即可承擔寫字、畫畫等工作。項目技術負責人王俊嶺介紹道。
嘉瀚全球新動力傳動制造研發中心項目,是由西安嘉瀚機電科技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總投資10億元,項目占地面積180畝,該公司的省內4個廠區、6條生產線將在涇陽整合,新建漸開線技術機器人減速器及風力發電、軌道交通、高端精密機床、軍工產品等核心零部件生產線。
據了解,西安嘉瀚機電科技有限公司的機器人關節減速器技術,擁有專利21項,參與制定行業標準4項,已達到全球領先水平,產品應用于機器人、風電、軌道交通等領域,出口德、法、美等國家。
我們的漸開線機器人減速器技術,在精度、剛度、壽命、效率、傳動功率密度、成本等6個方面,全面碾壓傳統擺線技術減速器,打破了日本、德國等國家在機器人減速器領域長達40年的技術壟斷格局。王俊嶺說。
今年4月份以來,涇陽縣鼓足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沖刺的勁頭,持續聚焦聚力高質量項目,同時延伸產業鏈、培育創新鏈,千方百計地破解項目建設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在確保工程質量、施工安全、環保達標的前提下,該縣堅持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營造了謀項目、推項目的濃厚氛圍,全力推動了重點項目建設跑出加速度。
涇陽茯茶創業園項目。
我們涇陽茯茶源于653年前的明朝開國年間,是歷代茶馬互市、以茶安邊的重要通貨,歷史上號稱絲綢之路的生命之茶。在涇陽茯茶創業園里,全體觀摩人員在陜西涇陽涇磚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賈振的引領下,參觀了研發區、生產區、深加工區、展示區等,詳細了解茯茶制作工藝和各類茯茶產品。
涇陽茯茶創業園項目總投資3.4億元,占地42.48畝,建設茯茶科技研發區、生產區、深加工區、茯茶主題研學民宿、茯茶文化休閑區五大板塊,打造了一個集產、學、研、旅于一體化的園區。目前,該園區已引進11戶企業,其中3戶企業已投產,全部建成后,年產量可達4300噸,產值將達9.46億元。
近年來,涇陽縣持續挖掘茯茶歷史文化,重振茯茶產業規模,構建茯茶產業集群,形成了成熟的茯茶產業發展體系,如今,該縣茯茶企業已在湖南安化、浙江千島湖、陜南等地建成原料供應基地5000多畝茶園,每年購進近萬噸黑毛茶原料。
涇陽縣縣長拓巍峰介紹,截至目前,涇陽縣茯茶銷售企業已達152家,其中出口企業8家,在全國建了280多家茯茶體驗店、直銷店、專賣店,開設了200多家縣長茯茶店,產品暢銷北京、廣東、新疆等28個省市區,出口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國家。2020年,該縣還與長安航空共同打造了茯茶體驗式客艙,令茯茶知名度持續提升。
我們將以振興茯茶產業為己任,按照標準化創建的要求,嚴格質量管控,用心做好每一塊茯茶,促進茯茶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拓巍峰說。
淳化:裝備制造點亮山城新發展
果業、養殖業、食用菌種植、農光互補發電……有著特色產業和關中地區新能源發電第一縣標簽的淳化,如何突破自身限制,在轉型實現多元化發展中謀出一條新路子?
轉變思路、拓寬眼界、主動對接,淳化在抓好特色產業的同時,立足新型工業強縣的發展定位,大抓項目、抓大項目、抓好項目,以高質量項目支撐高質量發展。
裝備制造業逐漸成為淳化的閃亮名片,點亮了山城新發展。
沒有繁瑣的生產線,4臺簡單的整裝設備源源不斷產出不同的密封產品,蕾型圈、靜密封、鼓型圈、膠接密封……一臺機器就是一條生產線,這里的4臺機器就相當于4條生產線。
6月20日,全市2021年第二季度重點項目觀摩團來到位于淳化縣工業園區的陜西振銘時代密封件無模加工項目車間,簡潔的生產過程、上乘的產品讓眾人眼前一亮,頗為震驚。
淳化縣陜西振銘時代密封件無模加工項目。
陜西振銘時代密封件無模加工項目總投資3.2億元,分兩期建設。振銘時代總經理王龍介紹說,項目主要生產金屬密封件、橡膠密封件、塑料及其他密封件,目前一期已經進入試生產階段。
以前國內的密封件制造受制于國外技術,很難實現國產化,今天的振銘時代實現了全產品國產化生產。曾在多家密封行業公司從事過質檢工作的王靜告訴記者,我們現在國產化生產的密封件不僅成本低,質量也很優質,銷售市場很廣闊。
這是我們縣上一個比較有特色的裝備制造業,上游連接著鋼鐵和有色金屬行業,下游連接著機械、石油、化工、冶金、電力等行業,這是一個巨大產業鏈中至關重要的一環。淳化縣縣長郭立志說。
在全市大抓項目的良好氛圍下,淳化縣招引建設了總投資17.2億元的佳安特種設備項目、昆侖優佳電線電纜項目、振銘時代密封件無模加工項目等8個高質量裝備制造類大項目好項目,努力實現以新能源、新型裝備制造、新型建材、高科技產業為主的新型工業強縣的新突破。
當天,在振銘時代的隔壁,另一個裝備制造業項目——昆侖優佳電線電纜項目也引起了觀摩人員的興趣。四連跨的生產車間,質量技術部部長尚飛寧正在和工人們一起調試設備,這個車間生產新型礦用電纜、防火電纜等,改變以往電纜里普通的填充繩為氯化鎂,增強電線電纜的防火性和安全性,產品廣泛應用于各種大型醫院、商超和高樓里。尚飛寧介紹道。
淳化縣昆侖優佳電線電纜項目。
該項目總投資3.5億元,將規劃建設陜西省首家規模化的礦用電纜、陜西省規模和產能最大的交聯電纜和防火電纜及新能源電線電纜等4種規格電纜生產線16條。透過昆侖電線電纜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郭雄濤的介紹,觀摩人員仿佛看到了這個車間投產后的繁忙景象。
昆侖優佳電線電纜同樣連接著上下游眾多行業和新興領域,成為裝備制造行業巨大產業鏈中不可或缺的一顆螺絲釘。大家紛紛感嘆:正泰電器為咸陽工業發展貢獻非凡,昆侖優佳將成為淳化高質量發展的一步先手棋。
目前,淳化縣共有制造業企業32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22戶,主要涉及綠色食品、新型建材、新能源、裝備制造等,這些項目平均畝均投資強度283萬元,畝均產值188.5萬元,提供就業崗位1720個。
在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雙輪驅動’下,淳化縣正在聚力打造‘324’現代產業體系,其中就要打造裝備制造30億級產業,逐步引進一批建鏈、強鏈、延鏈、補鏈項目,舉全縣之力打好縣域經濟提質戰。淳化縣縣長郭立志表示。
旬邑:打造三類主導特色產業
盛夏時節,旬邑縣山梁堆翠,山風吹過,綠蔭蕩漾。
6月20日,走進陜西海天制藥百合固金口服液生產線建設項目現場,空氣中充溢的中藥香味撲鼻而來。
在中藥提取車間,只見一排排密封的提取罐轟鳴運行,罐外看似風平浪靜,罐內實則翻江倒海,提取、純化、濃縮、分離等工序悄然一一進行。在雙效濃縮器的設備后面,車間主任武威正在埋頭查看設備運行情況,不時在一旁的記錄本上登記查看信息。
我們車間是現代化的中藥提取車間,16臺提取器和16臺雙效濃縮器都采用自動控制系統,整個車間只需要5名工人,輕松實現整個中藥生產過程自動化,不僅確保了生產工藝的穩定性,還極大地提升了產品質量。武威說。
旬邑縣海天制藥百合固金口服液生產線項目。
海天制藥百合固金口服液生產線項目主要建設年產5000萬支百合固金口服液生產線、年加工1萬噸的中藥材前處理生產線,以及配套的藥材庫、原料庫、包材庫、成品庫等。陜西海天制藥有限公司旬邑分公司總經理董彬廠說,該項目帶動中藥材種植、原輔料生產、包裝材料、物流運輸等上下游產業全鏈條發展,可新增產值5000萬元、新增就業崗位180個。
沿著盤旋的山路,走進旬邑縣鄭家鎮,來到燕家河新型建材生產基地項目現場,陳列架上一塊塊紅色磚頭格外顯眼,而這背后是該項目獨具特色的技術優勢和科技實力——制磚不用土、燒磚不用煤。
燕家河新型建材生產基地項目。
我們主要建設年產8000萬塊煤矸石燒結磚的新型自動化生產線2條、40T煤泥烘干系統1套、2000KW余熱發電系統1套等。項目總經理張新志說,項目建成后依托旬邑縣中達燕家河煤礦有限公司,以礦山洗選產生的煤矸石為主要原料,采用不需外加燃料、不消耗黏土、沒有固廢排放等新型工藝生產煤矸石燒結磚。
目前,項目2條新型自動化生產線已建成,其中1條生產線已經投產,煤泥烘干項目正在建設中。
→今年旬邑縣安排實施市級重點項目14個,
→總投資77.61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7.76億元。
→1—5月份,完成投資20.98億元,占年度計劃投資的55.56%。
→預計全縣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4.18億元,同比增長19.8%;
→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21.83億元,同比增長36.95%。
目前,旬邑縣共外出招商34次,簽約項目19個(已開工項目12個),涉及投資54.39億元。全縣共舉行集中開工活動6次,累計開工項目82個,總投資93.13億元,完成投資31.96億元。其中,2021年市級重點項目開工13個,開工率92.86%。
我們嚴格按照增量提質、高點開局的要求,聚焦項目建設,全要素保障,全方位跟蹤,全流程服務,以高質量項目引領高質量發展。旬邑縣委副書記、縣長王旭說,旬邑縣主導特色產業共3大類,分別是以蘋果種植為代表的第一產業,年增加值31.2億元;以煤炭開采、醫藥食品加工、風力發電為代表的第二產業,年增加值25.9億元;以旅游康養為代表的第三產業,年增加值32.2億元。
彬州:清潔產業鏈輸出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動力
涇水如帶繞古城,烏金似海遍地藏,這是對彬州這個資源城市的形象比喻。這里煤炭資源豐富,平均每年產出煤矸石約500萬噸,利用率僅為30%,原煤伴生物煤矸石的無害化處理逐漸成為彬州無法回避的難題。
煤炭工業羽翼日益豐滿,環境改善又亟待解決,如何變廢為寶、提高資源轉化利用、改善生態質量?彬州在困惑中找出路,在發展中立定方向。
我們將煤矸石發電、煤矸石建材及制品、煤矸石環保材料、復墾回填以及煤矸石無害化處理等大宗利用煤矸石技術作為主攻方向,矢志發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煤矸石綜合利用產業。彬州市市長王宏志說。
在百子溝煤礦的廢棄老礦區,彬州市利用原有建筑、建設預留地,變廢為寶,打造了再生資源深加工產業集群,布局工業固廢再生利用和再生資源精深加工兩個組團,吸納了10余戶相關企業,預計建成后年可生產600萬噸煤矸石下游產品,并為當地提供就業崗位1000多個。
彬州市稷誠煤矸石全元素綜合利用項目。
6月20日,全市2021年第二季度重點項目觀摩團走進彬州稷誠煤矸石全元素綜合利用項目,實驗臺上制片機、造粒機、糖衣機高速運轉,正在將廢棄的煤矸石制成不同形狀的吸附材料。不同形狀的吸附材料將應用于海洋、下水道等環境中吸附重金屬粒子,既合理解決了煤矸石的危害問題,又得到了高附加值的應用。西安科技大學研究生何毓剛與同事一絲不茍進行著最后的收尾實驗。
稷誠煤矸石全元素綜合利用項目是一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由西安科技大學提供科研技術成果、陜西稷誠公司投資建設。西安科技大學副教授彭龍貴說:項目依托煤矸石資源,利用西安科技大學科研專利,采用破碎、研磨及技術轉化等方法生產復合有機肥、碳吸附材料、建筑砂等成品,最終將煤矸石充分利用、吃干榨凈,不排放任何廢物,在國內首次實現100%煤矸石全元素綜合利用。
這是產業集群里極具代表性的一個項目。立足彬州、輻射區域,彬州以煤矸石綜合利用為特色的再生資源產業集群在百子溝日益壯大。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在彬州東關S306省道旁,機器轟鳴,塔吊林立,一個綠色環保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即將拔地而起。
彬州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
2020年,彬州市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中國海螺創業控股有限公司投資建設彬州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
該項目運用爐排爐處置工藝,通過垃圾接收及供給系統、垃圾焚燒系統、余熱發電系統、煙氣凈化系統、灰渣處理系統五大處置過程,實現生活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處理,改變了過去垃圾填埋場填埋占用大量土地且污染土壤及地下水的問題。
項目負責人羅先波向觀摩人員介紹,項目規劃建設有2條300t/d生產線,一期建設一條,預計10月底開始可以接收生活垃圾,并進行單機設備調試;12月底可并網發電。建成后可實現年處理生活垃圾10萬噸,年發電量0.30億千瓦時,每年提供綠色上網電量0.28億千瓦時,實現年收入2800萬元,年利稅1500萬元,而且能有效帶動當地勞動力就業。
一個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點,一批項目就是一個新的增長極。一撥接一撥的項目建設熱潮,成為拉動彬州經濟、服務改善民生的主力軍。
下一步,彬州市將持續把精力向項目投入、資源向項目靠攏、政策向項目傾斜,讓一個個前景廣闊、惠及民生的優質項目成為縣域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力抓手,推動彬州實現可持續綠色發展。彬州市市長王宏志表示。
(來源:咸陽發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