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原味交易”爆火:你永遠想不到,人的欲望有多變態
疫情以來,口罩成了我們日常出行防護的必需品。
萬萬沒想到的是原本是丟進垃圾桶的一次性口罩,在日本居然成了炙手可熱的商品。
大家好,我是知一。
近日,有日本媒體曝光稱,有人在網上出售年輕女性的二手原味口罩。
記者調查后發現,在社交媒體上,很多日本女孩在出售自己的原味口罩。
可單買,可套餐,可定制。
沾有口紅或粉底紅的口罩,更是成了供不應求的香餑餑……
一個原味口罩的售價一般在1000日元(約合人民幣52元左右),相當于打兩個小時的零工。
而沾有粉底或者口紅的原味口罩一個就能賣到1500日元(約合人民幣78元)。
在日本,一些比較有生意頭腦的女生,還會把口罩打包低價出售。
誰都沒想到,一個被用過的口罩也會暴漲到如此身價,真是活久見。
而這些原味口罩不僅能賣得掉,而且賣得好。
女生剛將其上架,幾分鐘內就能售罄。
甚至光靠賣原味口罩,就能每月提供1萬日元的額外收入。
在她們看來,
用過的口罩,與其當垃圾丟掉的話,還不如拿來賣了賺錢。一位年僅18歲的女大學生談到自己第一次賣東西時興奮不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道:
在大學看推特的時候,有推薦賣口罩的推文在推特上流傳,這么暢銷嗎?試著用自己的口罩發了同樣的推特。當天接到了交易的聯絡,這么簡單就能賣出去!這些售賣二手口罩的大都是18歲-25歲的年輕女性。
由于賣口罩簡單又能輕松賺到錢,所以越來越多的日本女性投入到了這個輕松賺錢的行列。
那么,究竟誰會買別人用過的東西呢?
一位原味口罩的資深買家表示,自己看重二手口罩上面的氣味,和化妝品、口紅蹭在口罩上整體的觀感。
還有人是通過聞來享受。
對此,日本網友們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有表示無法接受的說:
居然有人買也太嚇人了。如果有人賣這種玩意,那沒有人買也說得過去,那樣賣東西的人有問題。但也有人能夠理解出售原味口罩的行為:
如果真的用盡一切手段,還是很缺錢的話……我也可能會這樣做真要說起來,賣口罩對自己也沒有壞處雖然我現在有份臨時工的工作,但是排班很少,能夠理解那些賣口罩的人的心情不難想象,買這些原味口罩的人的目的是什么。
根據調查發現,這些購買原味口罩的人中有70%跟購買原味n衣的是同一批人。
購買原味口罩無非是為了滿足自己某些p好......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原味一詞開始變了味道。
原味本來是指飲食原來的味道,但現在互聯網上,原味通常是指貼身物品。
漸漸的一些二手平臺,出現了原味n衣、原味絲襪一類的產品。
即使很多二手平臺都在整治,但還是有不少人通過某些隱晦的方式在販賣原味。
最近,某魚的一個退貨事件,成功地引起了我的注意。
退貨不足為奇,卻因商品過于特別:
原味內 衣,貼身穿過,不洗的那種。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一位在某二手平臺專門販賣原味的賣家,遇上了重口味要求的買家。
雖然買家有很多奇怪的要求,但賣家都一一滿足了。
起初交易還算順利,可收到貨之后,買家卻以沒有收到贈送為由,要求退款。
不知是真不滿沒有收到贈送,還是買家想鉆空子白嫖。
這場本就奇葩的交易,最后鬧上了平臺的小法庭。
關于這場交易誰是誰非就不多加探討了,值得一說的是他們交易的東西。
穿過的貼身衣物都能買賣,為了促成交易賣家竟然滿足客戶各種特殊要求。
原諒我孤陋寡聞,這樣的事還真是第一次見識到。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時代,什么都能被當作生意。
有需求就會有市場。
一雙普通襪子一穿變成原味后,能賣出35元的高價。
在某二手平臺中,還有推廣自己穿過的n衣的,標價60元。
甚至還有自稱女大學生的,只要加錢就能看學生證。
原味產品配一些暴露的自拍照在二手平臺上異常暢銷。
買賣原味私底下早已形成了一條產業鏈。掌握財富密碼的人,年入百萬都不是事兒。
甚至連明星也要來分一杯羹。
日薪208萬的某爽,曾將自己參加活動時所穿著的衣服放在某二手平臺售賣。
而且僅僅一件T恤就售價500元。
甚至,衣服不僅僅皺皺巴巴的還有汗漬,顯然是剛穿完就脫下來賣的。
就連日薪208萬的鄭爽都在公開售賣原味衣服。
這不就是在赤裸裸地圈錢嗎?
同樣的,還有芒果臺某位女主持人。
甚至,在商品介紹上帶上了某原味這樣的語句,引發網友熱議。
這些販賣原味的人,自以為發現了財富的密碼,殊不知這是一扇來自地獄世界的大門。
當邁出一步后,底線就會越來越低,對賣自己的東西越來越沒有抵抗力。
你以為通往捷徑的路,它往往直指地獄。
這種特殊的原味生意,正在網絡背后偷偷地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對這類商品并不感興趣的普通人,大多都會心生疑問。
買原味的東西難道不覺得臟嗎?不會有異味嗎?
而事實上,這些反而正是原味的最大賣點。
千奇百怪的人,千奇百怪的愛好。
有不少人以收集原味以滿足自己的特殊癖好。
心理學上將這種反復收集異性使用的物品以滿足性需求的行為稱為戀物癖。
戀物癖好者常常會通過嗅聞、撫摸貼身物品,來獲取性 滿足。
那些看起來唾手可及的原味n衣或者原味口罩,不僅在生理上給他們帶來希望,更是在精神上帶來了更大的寄托。
戀物癖迷戀的不是物品本身,而是原主人殘留在上面的氣息,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原味。
原味產業鏈如此泛濫,不僅僅是道德的淪喪,從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壓抑生活下人性的扭曲。
性是當代成年人避不開又無法公開談論的話題。
正如王小波在《黃金時代》中所說:
性是無害的,但被壓抑久了,也就容易扭曲了。
電影《白蟻》中的主人公白以德是一名戀物癖患者。
他就像影片名白蟻一樣,生活在自己的黑暗世界里,默默地守著自己的秘密。
白以德十幾歲時,還和母親睡在同一張床上,漸漸的形成了戀母情結。
白以德的母親有一段不幸的婚姻。
從小在單親家庭長大的他覺得,在龐大的家族里,沒有一個地方容得下他。
于是他變得孤僻,開始找屬于自己的世界。
戀物癖也在那時漸漸形成。
一天,白以德親眼目睹了自己的母親和一個男人在他們睡覺的床上干柴烈火。
他覺得只屬于自己的母親被霸占了,竟當場昏倒在地。
后來,他開始偷母親的私密物,來滿足自己的占有欲。
世上沒有不透風的墻,他的所作所為很快被母親發現,母親覺得丟臉,便嚴肅地痛斥了他。
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
最終白以德的秘密還是被別人發現了。
因此終日恍惚的白以德,最后在過馬路時被撞死了。
弗洛伊德說:性可以導致很多心理問題。
長久壓抑的生活,讓白以德慢慢迷失了自己。導致了悲劇的發生。
即使白以德在被發現后,有想過要過回正常的生活,但有些路一旦踏上了,身體和心理都很難再回歸正軌。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