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節后二手市場的觀察與思考
原標題:關于節后二手市場的觀察與思考
新年伊始,成都樓市能否良性循環?成為我們最關心的問題之一。去年四季度以來,房地產信貸環境的邊際改善,一定程度起到了緩釋合理購房需求的作用,但市場自身修復的基礎并不牢固,市場參與者信心的重塑仍需要較長時間,這也有待政策的精準呵護。我們判斷,節后成都二手市場成交活躍度將逐步恢復,交易走勢可能趨同于2018年-2019年同期,低于2021年同期。節后的二手市場可能呈現剛需先行、近郊放量與年輕化特征。
一、二手市場節前表現或與春節返鄉節奏相關
2022年1月下旬,受春節返鄉的影響,成都二手房市場供需均呈現一定程度的回落。單月交易量低于2020年及2021年同期。
圖1:2019-2022年成都二手房市場1季度成交量
數據來源:貝殼研究院成都分院
為消除不同年份自然月春節放假時間不一的影響,我們以陰歷還原交易周期,以過往4年春節前第4周交易量為基期,觀察春節前周均交易量的變化,我們發現:隨著春節的臨近,多數年份二手交易呈現周度加速遞減的趨勢,2022年春節前第2-3周的表現趨同于2018-2019年,春節前最后1周交易量僅相當于基期的4成,處近5年低點。
表1:2018-2022年成都節前二手房市場成交走勢
數據來源:貝殼研究院成都分院
結合百度遷移數據分析,今年節前成都遷出人群的節奏明顯早于往年,遷出指數明顯高于往年,或成為今年春節前最后1周交易量遞減快于往年的誘因。
圖2:2019-2022年成都遷出趨勢
數據來源:百度遷徙
二、節后二手市場走勢的三個特征
1.剛需先行
每年春節后的2-3月,二手剛性購房需求會迎來一定規模地集中釋放,主要體現為套一套二小戶型和總價較低的房源成交占比快速提升。4月以后,二手房交易鏈條才會逐步傳導至居室更大、總價更高的改善房源。
圖3:2019年1月-2022年1月成都二手房成交戶型占比
數據來源:貝殼研究院成都分院
圖4:2019年1月-2022年1月成都二手房成交總價占比
數據來源:貝殼研究院成都分院
2.近郊放量
吸引越來越多外來人口置業的近郊,在2019-2021年春節后均表現為:在全市二手房成交的占比幅度快速提升,而主城在全市的占比趨降。這或與不同周期內置業客群的偏好相關,購入主城的客戶對相關配套的偏好更高,購入近郊的客戶往往對價格的敏感度更高。(主城:錦江、成華、金牛、武侯、青羊。近郊:龍泉驛、溫江、雙流、郫都、新都,)
圖5:2019年1月-2022年1月成都二手房主城和近郊成交占比
數據來源:貝殼研究院成都分院
3.年輕人群
每年1季度,成都二手房市場主要增長來源是20-30歲的年輕人和30-40歲的中年人群。自從2020年疫情爆發以后,20-30歲年輕人的需求增長明顯加快,一舉超過30-40歲客群成為節后二手的主力客群。2022年,這一趨勢大概率仍將延續。
圖6:2019-2021年節后客戶增長來源分析
數據來源:貝殼研究院成都分院
三、節后市場走勢預判
為增強對后市的預判,我們還原陰歷交易量日均走勢,可以清楚的觀察到今年二手日均交易量表現略優于2018年-2019年同期,弱于2020年-2021年同期。由此判斷,在經歷了2021年多項政策疊加調整后,二手市場自然修復仍需要較長時間。一方面,2021年四季度以來房地產信貸環境邊際改善,合理的購房需求有所緩釋,市場下行趨勢逐漸按下暫停鍵。另一方面,受去年4季度宏觀經濟環境持續下行的影響,剛性置業更趨理性,業客交易周期仍不斷拉長,市場交易量仍處于歷年較低水平。由此,我們對節后的二手市場的表現保持謹慎的樂觀態度,樂觀在于節后的小陽春不會缺席,也謹慎于節后交易走勢更可能趨同于2018年-2019年,不太可能出現2021年同期走勢。
圖7:2018-2022年春節每日二手成交量走勢
數據來源:貝殼研究院成都分院
節后二手市場的復蘇程度關系到良性循環的快慢。一方面,二手置換需求的有序釋放,有利于賣舊買新鏈條的修復,對新房市場交易去化周期可能產生影響。另一方面,如剛需置業需求被抑制積壓,可能導致租賃市場需求增長,供需結構程度最終可能影響市場化住房租賃價格。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