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早知道越好(機械工程專業知乎)機械工程師知乎,
作為一名機械專業的社會人士,順帶講講哦,希望能夠給您帶來些感觸,謝謝!
職業都需要規劃的,越早越好,更有助于自己以后道路(方向)的發展~ 方向以及規劃總比渾渾噩噩要好....
由于從事于設計工程這塊,在這里就不說機械這塊好或者不好這個問題了;其實不管從事哪個行業,要想做得好,都需要堅持以及更加深入的學習........多年來,在機械非標設計一線跌跌拌拌,參與了幾十種產品的設計;在這些項目中深深體會到機械設計人才良莠不齊,渾水摸魚沽名釣譽之徒太多;大多數設計人員畢業后很少再學習,甚至平均下來每月還不看一本專業書籍,所以其水平也不敢恭維。

說句驕傲的話:機械的發明和精巧的設計僅僅是極少數天才人物憑知識和才能所掌握的一種技巧,而且在設計時除了設計者的直觀能力外,還要對設計過程的一系列關鍵過程加以分析,并根據相應的規律有計劃地予以實現。
過去的幾位天才的工程師,如阿基米德、達·芬奇、尼古拉斯特拉、他們把設計思想留給了后人近代的富朗克、漢森、凱塞林、羅登納克、沃格包爾、等天才從事機械設計研究。但這些搞機械設計的人才們結局都不很樂觀,看過電影“太極”身為鐵道部總工程師的方子敬和機械設計工程師陳栽秧的悲催遭遇,還有發明家“灰太狼”身為機械設計的優秀人才,卻為每天吃飽肚子發愁,我不明白為什么鄙視機械的片都這么流行;就好像央視那軍事評論員說美國的航母不環保一樣,自己做不好的東西就要鄙視。
深深地感覺到機械設計師——中國三流人才里最悲催的職業。之所以稱之為悲催就是經過痛苦的掙扎和不懈的努力終于從繭里爬了出來卻發現自己不是蝴蝶。機械設計有這么難嗎?簡單地說:設計就是綜合。
綜合是創造一套完成某項給定目標的計劃或辦法的過程。規定機器的尺寸、形狀、材料和零件的組合以便使機器順利完成它的預定工作的過程。說深奧一些:設計過程的總體卻有一種非常象科學一樣的藝術特性,科學在設計中的作用僅是為設計者提供用以實踐他們藝術的工具。

想成為一個優秀的設計師,要經歷一下幾個階段:
1. 嬰兒級
2. 幼兒級
3. 兒童級
4. 少年級
..................
機械設計的重點在于以下幾個方面:1、繪圖是一個設計師的臉面,面子工程
由一張圖紙可以看出一個工程師的基本素質,一張圖紙可以看出設計師的嚴謹程度和對國標的掌握情況,一張圖紙也可以看出設計師對加工工藝的熟悉程度。繪圖的境界就是嚴謹與藝術的結合,所有的標準、知識、分析都是為了一個字“美”,這是對繪圖的較高層次的要求。作為設計師的基本功,所謂功到自然成,“繪制過18K張圖紙,才會看到超越機械的美”。
2、螺紋的設計應用可以看出設計師的基礎
是硬工夫裝不出來的。螺紋就像是數學中的“0”,最簡單卻又最復雜,隨處可見但又千變萬化。從日不落帝國發明了英制螺紋,然后山姆大叔推行聯盟標準并衍伸到公制(米制)螺紋,公制螺紋在嚴謹的日耳曼民族推廣至歐洲大陸然后漂洋過海來到了中國,螺紋在漫長的演變中應用到各種各樣的工況。
常見的米制普通螺紋,美制統一螺紋,英制惠氏螺紋,小螺紋,航空航天螺紋。用于傳動的米制梯形螺紋,愛克母螺紋,米制鋸齒螺紋,美制鋸齒形螺紋,英制鋸齒形螺紋。用于密封的英制密封管螺紋,英制非密封管螺紋,日韓舊英制管螺紋,美制密封管螺紋,美制干密封管螺紋,美制非密封管螺紋米制管螺紋。另外還有行業專用螺紋等。螺紋作為復制的空間曲面力學分析更為復雜。
3、公差是一門哲學,是一種思想
公差配合是機械的精髓所在。公差之所以稱為精髓,因為公差是影響產品性能,成本的重要因素;公差可以解決降低成本和保證性能的矛盾;對公差的理解也可以看出設計師空間想象能力,抽象事物理解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在我所接觸過的機械設計行業中,能搞明白公差的人少之又少,說白了就是沒有;
在我看過有關公差的書籍里,能寫明白公差的人寥寥無幾,大都一知半解就粘貼上去了。我曾去圖書館查閱關于公差的書籍,這類的書籍在書架上應該有上百本,但是從深度上沒有找到一本滿意的,不禁想國圖、首圖這些人們采購書的時候....
4、數學、力學決定著機械設計的高度
設計就是規定機器的尺寸、形狀、材料、零件組合特征及組合方式。在設計者要有科學的支撐,要運用大量的數學,力學及相關學科工具;數學、靜力學、運動力學、動態力學所得到的信息會比設計師憑直覺和估計要精確可靠。再者,機械原理,機構學等本質也都是數學物理的組合。
5、英語水平高低決定著設計師的發展空間。
6、如果說前面這些是一個人的肉體,那么思維方式、設計思想、設計風格就是一個設計師的靈魂。
這就是機械設計這行的一個方向以及發展,如果能力達得到,其實待遇也不會差到哪里的;越努力越幸運,上天掉餡餅的事是很少的,卷起袖子加油干,加油唄~Tips:希望能看到這個回答的學弟學妹們,好好想一想自己的興趣與自己的目標。越早越好,多思考,多準備,不要像很多人一樣,到了工作的時候才后悔莫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