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電子煙行業巨頭是誰)國內電子煙巨頭,
文|睿財經 王蕾
隨著10月1日電子煙行業實施《電子煙強制性國家標準》開始,水果味電子煙全面下架,并且國家煙草專賣局網站還就電子煙產品、霧化物、電子煙用煙堿等異地攜帶限量以及寄遞限量新規公開向社會征求意見,擬出臺電子煙寄遞限量新規。 電子煙野蠻生長的時代結束了。
銷量下滑明顯
從10月1日開始專柜曾擺放著十幾種產品,變成僅有兩三種符合新國標的煙草口味可供選擇,此前擺放得琳瑯滿目的水果味電子煙煙彈已經全部下架。業內人士認為,新規對調味電子煙的禁止,會造成電子煙零售量下滑60%-90%,出貨量下降超過50%-70%。
電子煙國標發布以后,由于不再有果味電子煙供應,部分顧客流失,終端不太明朗。此前受到一系列電子煙新規的影響,原以為會出現一大批囤貨的顧客,據大量店主反應來看,并未有大批囤貨顧客出現。更有店主抱怨,銷量環比跌幅超過7成。
這與行業人士的預估基本一致,說明電子煙行業已經進入寒冬期。
與銷量下滑相比,價格卻在上升
11月1日凌晨,電子煙零售商更新建議零售價,悅刻、柚子、魔笛、小野、刻米、火器等品牌的煙具及煙彈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上漲。其中,悅刻的四款煙具批發價漲幅從32.83%至95.3%不等,建議零售價漲幅從33.52%至97.49%不等。此前售價99元的煙彈,有零售商漲至109元、129元。
從某電子煙品牌處獲悉,受稅收政策變化的影響,已經對產品出廠價進行了調整,各大零售商可能會在此基礎上對產品零售價作出調整,不過目前暫無建議零售價,由零售商根據自身經營情況自行制定。
消費群體已經基本形成
截至2021年末,我國國內共有電子煙制造及品牌相關企業超過1500家,其中,制造商企業1200余家,電子煙品牌企業200余家以及120家左右的煙油企業。
中國煙民中電子煙使用者的滲透率在2020年起快速上升,2021年末預計達到2.2%左右。據此測算,2021年末,我國電子煙消費人群的規模在770萬人左右。
隨著,電子煙管控越來越嚴格,電子煙消費人群會受到管控,但依舊保持在700萬人左右。電子煙消費人群已經基本形成。
規定有利于行業健康發展
從中長期來看,稅收落地和GJ利益綁定在了一起,電子煙行業增長確定性進一步增強,亦有利于電子煙作為卷煙替代產品的良性發展。與此同時,電子煙出口退免稅政策保持不變,有利于國內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明確稅收將是對行業長遠發展來看是個利好,行業集中度有效提升。
以前我們總是說電子煙業的準入門檻太低、暴利,導致什么樣的人都能進來,這也是前些年電子煙行業出現無序發展的重要原因。漲價的同時,電子煙市場或將重新洗牌,中小制造商和品牌商或將逐漸出清。
從這個角度看,開征消費稅其實推高了電子煙的行業門檻。憑借技術、制造、產品優勢以及品牌認知度而擁有較強盈利能力的企業,競爭優勢將進一步凸顯。
洗牌和走出去
暴利和野蠻發展時代的結束,行業洗牌時代到來。對于頭部品牌來說,漲價反倒有利于企業進一步鞏固自己的優勢地位。大品牌稍微漲點價,用戶還是能接受的,但小品牌可能越漲價越不好賣。行業洗牌已經正式開始。
走出去是最好的方式。中國電子商會電子煙行業委員會發布的《2021電子煙產業藍皮書》顯示,2021年海外電子煙零售市場是中國市場的25倍。2021年,電子煙國內市場規模(零售)預計為19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6%;全球市場規模(零售)預計為800億美元,同比增長120%,三年復合增長率為35%。2021年,中國電子煙出口總額達到1383億元,同比增長180%;出口最多的國家(或地區)是美國,占比超過一半,其次為歐盟和俄羅斯。產業鏈方面,中國電子煙制造及品牌企業超過1500家,其中品牌企業有200家,規模以上(年銷售額2000萬元以上)企業共743家。此外,電子煙供應鏈和周邊服務企業有近10萬家。這些企業創造了直接就業人數近150萬人,間接從業人數有400萬人,共計近550萬人。
電子煙的市場依舊很大,國內電子煙消費人群基本形成,海外市場銷量不斷增長,加上行業洗牌,對于品牌較大的電子煙品牌也許是更好的機會。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