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讀懂(萊陽市政府各局領導)萊陽發改局局長,
2021年被稱為國產萊賽爾元年,這一年,國產萊賽爾高歌猛進,產能突破了30萬噸;另一方面,萊賽爾纖維銷售不暢,遭遇了消化不良的問題,產能高漲而產量低迷,開工率只有40%-50%,纖維價格也持續走低,在今年上半年各類纖維漲價的聲浪中,成為萬紅叢中一點綠的那只“綠色纖維”。基于市場行情的原因,一些在建萊賽爾項目的工期停滯或減慢,個別具備了開車條件的新項目工廠也推遲了投產日期。
未來萊賽爾行業會如何發展?短期內,萊賽爾作為《紡織行業“十四五”發展綱要》中最重要的綠色纖維地位是不會發生變化,國家產業政策的鼓勵傾向短期內不會掉頭,政策基本面是正向的。產業化過程中主要的問題來自于技術和營銷兩個層面,本文將就2021年度萊賽爾產業化狀況、技術發展以及營銷狀況做一個簡單綜述,為這場新纖維浪潮中留下一個持續的年度記錄。
一、萊賽爾產業化現況:1、產能與產量
2021年,萊賽爾短纖的在中國有規模銷售的纖維廠商有13家,其中外商2家,分別是蘭精公司和印度博拉公司。國產廠商有10家,其產能從0.25萬噸到10萬噸不等,上表中的產能數字前面的“+”號意思明年會新增的產能。蘭精公司泰國10萬噸的萊賽爾項目預計明年投產,賽得利南通和常州的各10萬噸的萊賽爾項目預計明年秋季的冬季可分別投產,南京化纖目前已經具備開車條件,目前只是在進行一些投產前安全生產審查程序,不出意外,明年也將投產。明年的新增產能應該不止此,有些已經一期投產的廠商,會根據市場狀況調整其二期項目的進度,如果市場好轉,會有更多的新增產能。
產能高歌猛進,但產量低迷,行業整體開機率大概在40%-50%,推算整體產量低于12萬噸,刨去新增庫存,2021年全年僅消化掉10萬噸國產萊賽爾,下游的消化能力堪憂(這個問題將在第三部分“萊賽爾的營銷”細述),受銷售不暢的影響,年中有部分纖維生產企業發生了停工情況。
萊賽爾長絲廠商有兩家,分別是龍塞爾和聚隆。龍塞爾今年11月新廠投產,一期產能5000噸/年,規劃產能2萬噸/年。臺灣聚隆產能應該有2000噸,但前年其中一條千噸生產線發生安全事故,具體恢復情況目前還不明了。
2、后續展望
2017年,工信部下發的《黏膠纖維行業規范條件(2017版)》和《黏膠纖維行業規范條件公告管理暫行辦法》兩個文件,從”生產企業布局“”工藝裝備要求“”資源消耗指標“”環境保護“等方面做出了相關規定,文件明確指出,嚴禁新建黏膠長絲項目,嚴格控制新建黏膠短纖項目。這里面的”嚴禁“和”嚴控“就基本把黏膠纖維產業的準入大門關上了,”嚴控“的黏膠短纖也難以審批立項,黏膠企業想擴張產能,一般只能通過收購既有的黏膠纖維企業才能實現。
而萊賽爾纖維作為《紡織行業“十四五”發展綱要》中重要發展的綠色纖維地位短期內不會發生逆轉,但十四五后當產能積聚到一定程度,產業政策是否會發生調整,導致類似于上述黏膠纖維行業的準入門檻提高或關上,也是不無可能。因此,今年萊賽爾纖維廠商雖然普遍效益不佳,但并不意味著今后的關于萊賽爾的投資會顯著降下來,現在國家產業政策還鼓勵上車,過幾年產業政策轉向,就沒有上車票了。而且一旦下游應用技術和應用場景完全打開,萊賽爾的前景依然會非常光明的。
二、萊賽爾領域的技術進展:1、纖維
萊賽爾纖維制備有三種工藝方式,分別是干法溶脹、濕法溶脹和雙螺桿法,奧地利ONE-A的創世人是蘭精公司的工程師,其提供的制備技術為濕法溶脹。中紡綠纖的技術來自紡科院,未找到其公布的技術路線,但從其公開的諸多資料中分析,接近干法溶脹路線。今年11月份,鴻泰鼎萊賽爾項目一期開機成功,其工藝路線也是干法。從后端來看,干法和濕法的區別可以表現在手感上,濕法手感絲滑,而干法手感更偏棉感一些。國內唯一家采用雙螺桿技術的是鴻陽科技,雙螺桿技術的缺點是單線產能太小,年產能只有5000噸,根據鴻陽科技10萬噸萊賽爾項目規劃,其準備建設20條雙螺桿技術的萊賽爾生產線。在行業整體開機率低迷的情況,小產能單線的生產成本未必高于大產能單線的成本。
國產萊賽爾目前單線產能大多在1.5-2萬噸左右,而蘭精公司在6-7萬噸。單線產能低意味著生產成本高——如何產能可以開足的話。因此十四五規劃中把提升萊賽爾纖維的單線產能作為一個重點工程來突破。目前中紡綠纖有一條年產6萬噸產能的線,據說紡科院還在組織研發10萬噸/年單線設備。賽得利在南通和常州的項目單線設計產能均為5萬噸/年。
2019年10月,蘭精宣告將推出纖長為2mm的超短纖品種。2021年12月,唐山三友的第一包纖長為10mm的超短纖萊賽爾成功下線,其年產能為1000噸,其主要應用領域是卸妝棉、家用清潔濕巾以及嬰幼兒濕巾。紡織用的常規萊賽爾纖長通常為38mm。
目前紡織用常規來賽爾在多在1.38dtex,0.9dtex甚至更低的細旦和超細旦纖維國內廠商亦有在開發,旦數降低,可改善織物手感。
缺乏交聯型的萊賽爾,一直是國內萊賽爾廠商的痛點。早幾年山東英利和保定天鵝宣稱過已經掌握交聯型萊賽爾的技術,但未見其形成暢銷的產品。2021年上海面料展,保定天鵝發布,完成A100型的交聯萊賽爾的技術攻關,其產品品質不輸國外廠商同類纖維,目前已批量生產。另外,中紡綠纖也在今年也完成交聯型技術攻關,亦有交聯型萊賽爾在量產。根據蘭精公司的分類,交聯型萊賽爾因交聯劑的不同分為A100型和LF型,A100的交聯效果更佳且目前售價更貴,是目前國產交聯型的主要研發與替代方向。
lyocell中的“lyo“是希臘文溶解的意思,所有以NMMO為溶劑的再生纖維素都可以稱為萊賽爾,除了常規以木漿為原料的普通萊賽爾,還有以竹纖維為原料的竹萊賽爾,中紡綠纖曾生產過竹萊賽爾纖維。以漢麻為原料的lyohemp漢麻萊賽爾。未來應該還會有lyoflax亞麻萊賽爾,不但增加萊賽爾品類,也為解決亞麻刺癢感提供一個新的可能解決方案?!比f物皆可萊“,所有纖維素基的原料在理論上都可以制備成萊賽爾,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Lyocell。
德國Zimmer和Alceru-schwarza聯合開發了一個在萊賽爾紡絲液中加入海藻粉末的萊賽爾,稱之為Seacell,中文譯為海絲。海藻粉末的加入不但使seacell具備了海藻的益膚性能,也因此破壞了萊賽爾超分子結構的規整性,改善了其原纖化性能。
有企業研發將石墨烯加入萊賽爾紡絲液的石墨烯萊賽爾,使其具備一定抗菌和遠紅外功能。
新的溶劑如離子液體和liCl體系,是目前再生纖維素研發的熱點,但均處于實驗室階段,能否產業還有待觀察。
臺灣聚隆的萊賽爾長絲耐堿性低于市面上市售的普通萊賽爾短纖,經堿處理后,其手感會發生明顯的”塑化“傾向,越來越接近塑料紙的那種感覺,不知是否是其紡絲液加入了不耐堿的某種成分,龍賽爾的萊賽爾長絲在耐堿性方面優于前者。長絲的抗原纖化性能優于短纖,不會發生如短纖織物那樣非常惡劣的起毛球現象,但也會產生細膩的絨感,正面講,有好的手感,負面講,會令顏色容易洗舊,無法得到鮮艷色,這對高檔時裝是不利的,因而,長絲織物也同樣面臨抗原纖化的問題。
2、紗線
純萊賽爾的紡紗方式當下以緊賽紡為主流,相對單一。目前,萊賽爾的渦流紡成為紡紗開發的一個熱點,其主要優勢有兩個,一個是紡費便宜,另一個由于其有優良抗起毛起球性能,對改善織物的原纖化后果會產生積極作用。它的缺點是強力較緊賽紡偏低,但對于萊賽爾織物來講,其強力本身就有想當多的冗余,以40s萊賽爾府綢為例,緊賽紡經向拉伸強力有1000多牛頓,這個布以作小衣、連衣裙、襯衫為主,這么高強力不太用的上,強力下降50%都無損面料的服用價值。
純萊賽爾氨綸彈力紗目前僅有蘭精天絲有,國產萊賽爾的氨綸彈力紗也正在開發中。
純萊賽爾的氣流紡、環錠紡等紡紗方式也在陸續開發生產中。
萊賽爾紡紗另一個重要的領域就是混紡,混紡不但可以將兩種或多種纖維取長補短,讓其性能更優越,還是萊賽爾原纖化解決方案之一,如圖根據分析,可以大致得到“萊賽爾/棉混紡比例—原纖化程度”的關系圖,即隨著棉比例的升高,其原纖化程度會逐漸減低,直到降到全棉織物一樣的程度。
可以看到,不同紗織的織物其純萊賽爾的原纖化程度是不一樣的,越高支,其純萊賽爾織物原纖化程度就越低,而且也會在較低的棉混紡含量情況下到達織物原纖化程度的服用安全線。這條服用安全線是指,織物/成衣經合理家庭洗滌后,其泛白泛舊起毛等原纖化現象能被大多數消費者所接受,一般來說,5級原纖化評級,安全線要在2級以下。長車染整工藝對萊賽爾/棉織物的開發,一個重要的內容是通過試驗,要確定不同紗織的原纖化服用安全線對應“萊賽爾/棉”的混紡比例,比如說,60s的萊賽爾/棉混紡織物,70/30的萊賽爾/棉的比例能否確??椢锏脑w化在服用安全線下?21s的萊賽爾/棉混紡織物,30/70的萊賽爾/棉比例能否確保該織物的原纖化程度在服用安全線下?另外,不考慮交聯,織物的原纖化程度除了和紗織、混紡比例有關,還和紡紗方式、織物浮線長度密切相關,在做比例確定時必須考慮這兩個因素的影響。目前對萊賽爾抗原纖化的研究,多集中在加法思路上,這方面論文大概占抗原纖化研究的90%以上。而減法工藝是目前最主流的染整工藝路線。在這兩者之外,其實還存在第三種方法,我暫且稱之為物理壓制法。其基本思路是通過控制紗體外層萊賽爾的裸露比例,以及控制裸露萊賽爾的兩個浮線長度——纖維裸露紗體外部的纖維長度以及織造組織的浮線長度來達到抑制原纖化后果的目的。巨原纖大概是1mm長度,棉型萊賽爾纖維38mm,原纖化的發生只有很少一部分是從紗線端毛羽開始的,應該會會很大部分是從巨原纖單體的發生與纖維的“斷裂”分離開始的;因此,如果在這個尺寸框架內有混紡紗的纏繞和紗體捻度的束縛,以及織造組織交織點壓制,必然對織物原纖化后果有積極的抑制作用。具體的做法是通過混紡纖維的引入,對其紗支、比例、捻度、紡紗方式與參數、徑向分布控制、織物結構設計、起毛起球性能等等工藝條件的研究,達到一個抗原纖化結果。順便提一下,纖維的抗原纖化性能和織物抗原纖化后果并不是一回事,這個是“物理壓制法”得以成立并展開想象空間的前提。不改變纖維抗原纖化性能但達到織物良好的抗原纖化的后果比比皆是,比如說同樣的普通型萊賽爾纖維,紡織成60s平紋織物就比紡織成21s斜紋織物的抗原纖后果要好非常多,又比如同樣21s粗支斜紋,做成經棉緯萊交織就比做成經萊緯棉的抗原纖化后果要好非常多。
因此,基于”物理壓制法“的紗線抗原纖化方法是在紗線端解決萊賽爾原纖化的一個重要方法,不單是棉混紡,和其他任何非原纖化纖維如黏膠、滌綸、交聯型的萊賽爾混紡都同理,只是參數有差別。目前這個工作我做了一些開頭,也誠邀纖維、紡紗、織造界的朋友共同來參與這個基礎數據項目的研發,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得到萊賽爾和不同纖維混紡比例、不同紡紗方式、不同紗支下的原纖化數據圖,并通過紡紗參數的調整,得到最優的混紡纖維徑向分布,以降低混紡成分中非原纖化纖維的比例,即最大可能保留萊賽爾的手感與風格又降低了纖維成本。得到各類纖維混紡的原纖化數據圖后,可以為紡紗企業提供基礎數據參考,在紡紗端解決萊賽爾原纖化問題,將會極大的降低后端的染整成本和染整風險,為解決萊賽爾染整端的成本瓶頸和產能瓶頸提供了釜底抽薪式的上游解決方案。
3、染整
解決萊賽爾原纖化問題的思路有兩種,一種是加法思路,一種減法思路。所謂加法思路,是指用交聯手段加固容易原纖化的纖維,使其在后面消費者穿著洗滌的過程,不容易發生劈叉而原纖化。而這種交聯可分為前交聯和后交聯,前交聯就是纖維制成階段就添加交聯劑使之發生交聯,如A100天絲、LF。后交聯就是指在布匹染整過程施加交聯劑讓其產生交聯。所謂減法思路是指用比日常穿著洗滌更強烈的物理或化學手段,破壞那些容易劈叉的纖維,使其預原纖化,然后再用拋光酶洗等手段將這些原纖毛羽去除。這里的物理手段有氣流機的高速沖刷以及砂洗缸的砂洗工藝,是目前萊賽爾解決原纖化問題最主流的手段。化學手段就是通過氯化鎂等酸性物質的作用,使原纖劈叉,這個工藝只有極少長車工廠試用過。
當下最主流的減法工藝是”缸染+砂洗“路線,也是目前萊賽爾染整主力大廠采用的工藝。眾所周知,萊賽爾纖維遇水橫向通脹厲害,遠高于其他纖維,造成了萊賽爾織物入水即變得很硬,并由此導致了萊賽爾織物的繩狀染色的插傷問題。為了解決這個擦傷問題,缸染廠想了很多辦法,包括且不僅限于縫邊、加浴中寶、絲光等等,均未能從根本上解決萊賽爾織物的缸內擦傷問題。最后只能通過后砂洗的方法來修復擦傷。其成品布面有輕微絨感,手感柔軟性和懸垂性俱佳,缺點是顏色鮮艷度不佳,布偶有難以修復擦傷疵點,布匹染整損耗大(8%-12%)。
減法路線另一個路線是缸長(平)結合工藝路線,即在氣流缸里做前處理,完成原纖化和酶洗去毛,在長車或平缸里染色。這種減法是布匹在繩狀狀態下完成的,有擦傷風險,但在缸時間短風險也相應降低。
繩狀工藝擦傷風險大,要避免擦傷就要尋求合適的平幅減法工藝。除了這兩種繩狀減法工藝,設備商也在開發平幅狀態下能夠提供大剪切力以讓萊賽爾預原纖化的設備。在今年上海紡機展上,白卡拉尼圖片和視頻展出(無實物)一臺平幅砂洗機,引起很多萊賽爾染整領域的技術人員關注。相比它的平幅空洗機AR24,他保留了強拍打,但引入了水浴,增加了容布量到400米,因而也就大幅增加了處理時間,因而同時具備了原纖化三個必要因素:剪切力(拍打/摩擦)、濕態和足夠的時間。理論上,這個設備都可以將“原纖化—去原纖化”同步完成,即在有纖維素酶的環境中,對織物施加剪切力,讓其原纖暴露在酶中,然后通過酶作用祛除。
目前國內首臺的這個設備在嘉興安裝調試,具體運行效果不久后即可知曉。
另一個可能實現平幅減法工藝的是超聲波水洗機,超聲波水洗機在化纖的前處理上應用已經比較成熟,可利用超聲波提供的聲波將化纖織物上油劑在沒有助劑的情況下清洗下來,并均勻分散在水浴中。在有關萊賽爾原纖化研究案例里,大多采用超聲波震蕩的方法令纖維發生原纖化。從理論上講,超聲波可以令織物在平幅狀態完成預原纖化,如果在水浴中加入酶,也可以將“原纖化—去原纖化”同步完成。唯一需要調試和試驗驗證的是,酶在超聲波環境中的活力,超聲波太弱,提供剪切力不夠,原纖不能充分“拍打”出來,酶在剪切力太弱的環境下活性亦不夠;而超聲波太強,酶可能不耐受,在這種高剪切力的環境下會失活。超聲波強度的確定是一個需要多次試驗尋找的點。這個設備目前還未有廠商開發,只是我的一個理論設想,但推測應該是有效和有前景的,期待有設備商與我共同開發。
加法思路目前有兩種方法,分別是染料交聯和交聯劑交聯。這兩種交聯都可以和長車(平幅)工藝適配。
染料交聯有兩個問題,一個是交聯效果好的染料目前沒有工業化生產,市場上缺貨,另一個是交聯效果弱,只能在高支紗織物中與”物理壓制法“協同作用才能有好的抗原纖化后果,但在對如21S純萊賽爾斜紋織物上效果就不太理想。年中曾有染料商推出過一組抗原纖化染料,但實際效果欠佳。
交聯劑交聯可以分染前交聯、染中交聯和后整理交聯。
最早很多相關文獻中介紹最多的方法,是用普通的2D抗皺樹脂進行后整理交聯,但今年經多方實際試驗下來,這個方法效果并不好,做完樹脂整理后,洗后仍然有很嚴重的原纖化。因此,一些大助劑商如傳化等也在尋找或配制更好交聯劑。
染中交聯省掉了交聯工序,也避免了后整理色變問題,是一個應用比較方便的工藝,其交聯劑主要是一些堿性交聯劑,以匹配活性染料的染色條件。
染前交聯既可以是纖維交聯,也可以是織物在前處理后染色前交聯,其交聯劑要對后續的得色沒有影響,目前最成功還是蘭精A100使用的那支交聯劑。
目前萊賽爾的染整工藝路線其實有多條,其成本各有差異,我簡單做了一個圖如下,粗略的標識了它們的成本對比。
PS:有關技術問題的細節我另有文章詳解,本文只做簡單概述。
三、萊賽爾的營銷:現在萊賽爾纖維的價格已經比較親民了,市場價格在15000/噸左右,比棉便宜5000-6000元/噸,但后端的紡紗、織造、染整費用還太高,造成成品面料價格不實惠。以克重120g/m2的40s府綢為例,現在市場現貨,棉的價格基本11元/米左右,萊賽爾的目前還在賣16-20/米居多,價格差了近一倍。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技術層面講是對后端工藝開發不充分造成的,比如紡紗主流就是昂貴的緊賽,其它紡紗方式量產很少;染整就是昂貴的缸染+砂洗工藝,染費和坯布一樣的價;營銷端的問題就是國產萊賽爾纖維廠商目前還太依賴蘭精公司培育的這個后端體系,而蘭精作為獨角獸培育的后端體系都是高利潤率模式的,國產纖維廠商想穿蘭精的鞋走自己路,但事實上也難免被后端伙伴”劫持“和帶歪了,這里所說的”劫持“是利益和觀念上雙重的,比如紡廠做慣了緊賽紡,就會覺得其他紡法檔次太低,缸染廠做慣了染費6-8元/米的砂洗風格,就會覺得染費要便宜好幾塊的長車工藝根本不是萊賽爾的正統,對其嗤之以鼻,由此便導致了所有后端的工藝都停留在高價格的路線上,缺乏新的應用技術和應用場景的開發。單調且昂貴的工藝路線即推高了終端產品的成本,也制約了終端產品的應用場景拓展。萊賽爾行業要走出困境,既要與這些下游企業緊密合作,又要避免受制受困于下游企業的既得利益,不要讓下游企業的既得利益蒙蔽了自身拓展的技術及產品視野。
而這種后端保持高價格對建立來品牌走高端路線的蘭精最有利,對終端客戶根本叫不上名字的國產萊賽爾廠商最不利。目前蘭精的G100天絲和國產萊賽爾纖維的價格差還保持在6000元左右,并不是反映出品質差異,而是其品牌價值差異以及建立在品牌價值之上的營銷方式的差異。就2021年來講,這種營銷還是成功的,國產萊賽爾并未對蘭精產生大的沖擊,相反自己卻深陷產銷困局。
就目前染廠生產的情況來看,國產普通型萊賽爾和蘭精G100未表現出明顯的品質差距,但這并不意味著國產萊賽爾纖維廠商可以“穿蘭精的鞋,走自己的路”,找到原來做天絲的大面料商,讓他們把天絲換成自己國產的萊賽爾就OK了。因為這未必符合“鞋”的利益。蘭精二十幾年的市場耕耘,在終端已經形成良好的品牌影響力,很多業務人員去服裝公司推薦面料,講是萊賽爾面料沒人聽得懂,非得講是“國產天絲”對方才恍然大悟,而國產萊賽爾廠商的“XX絲”或“XX賽爾”不要普通設計師,就是專業人員也會暈頭轉向,是商標名還是新纖維?品牌影響力的差距造就了品牌溢價能力的差距,換成大白話說,蘭精的天絲賣的貴點客戶可能會買單,國產萊賽爾賣貴了客人不買單。而蘭精十幾年的全球獨家經營,打造了一個全鏈鍛多贏的生態鏈,每個鏈段的合作伙伴都可以獲得相對較高的利潤率,讓這些蘭精舊友舍棄之前高利潤率,轉向親民路線,難度怕是不小,從品牌路線走向價格競爭路線,對這些已在既有高利潤率格局下有比較高好的生態位的大佬反而是一種利益傷害。原先輕輕松松賺30%,現在讓我辛辛苦苦賺10%,憑什么?
蘭精初入中國時,天絲織物開發不管在紡、織、染上都遇到過困境,尤其在染整上,當時覺得很難解決。但純天絲織物在缸染-砂洗工藝路線以及商業上的巨大成功,讓染廠以及上車了的面料商大為振奮,賺的盆滿缽滿。同時亦失去當初前進的動力,加之蘭精的產能受限,整個“上了車的階層”,在纖維、染整雙產能受限的情況開始了長達十年的食利期。而產品開發也幾乎停滯,不管是工藝路線還是產品系列,都幾乎處于一個停滯。
國產萊賽爾的品牌培育成長需要時間,而產銷困境迫在眉睫,別人鞋未必好穿,但前面的路還得走,怎么辦?只能穿自己的鞋走自己的路。國產萊賽爾的登場,就是要打破這種靜寂,急劇的纖維產能擴張急迫的要尋求新的產品應用出口,而新的產品應用出口需要新的技術和工藝線路的支撐。新的開發不同過去十年那種在既有框架“修飾”,而需要前所未有的技術視野與產品視野,對就有框架作更徹底的突破。這就需要聯合更多的下游伙伴,嘗試不同的紡紗方式、織造方式、染整方式以及更多應用領域。已經有的,要替代,還沒有的,要創新。很多東西經過試錯和碰撞才可能有新的路徑,甚至一些無意識的碰撞,比如天絲染整的砂洗工藝,天絲缸染砂洗路線的成功,嚴格的講,并非人為設計,而是演化的結果。推動天絲砂洗工藝拓展應用的最初動力并非完全是追求砂洗后的高懸垂性高反撥彈性的手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于缸染無法解決天絲厚重織物擦傷問題,而砂洗工藝提供了一個很有效的擦傷修復方法,手感反而是一種副產物,后來這個副產物變成了主要賣點,遮蔽了當時選擇砂洗路線的多推動力。
在尋找下游合作伙伴時,不要再把太多精力放在既有天絲領域的大佬身上,表面上這些下游伙伴有成熟的技術及銷售體系,只要把蘭精天絲替換自己的國產萊賽爾就一下ok了,但實際上前面我們也說到,大佬在蘭精天絲體系里有蘭精品牌溢價等等種種既得利益,他要突然走高性價比路線等于是自我革命,這太難了,你“說服”讓那個染染天絲的大佬染廠把原本6-8元/米染費降到3-4元/米試試?更多的著力點應在現在還是萊賽爾行業的小弟,但對萊賽爾的市場有著昭然若揭的勃勃野心的那種下游伙伴,沒有既得利益包袱,一切合作都可以成為利益增量。
面對萊賽爾纖維的產能在短期內激增,下游的產能配套可能存在瓶頸,紡紗織造環節相對輕微,主要是染整產能的配套。目前主流的”缸染+砂洗“工藝解決萊賽爾原纖化的思路是減法思路,在解決原纖化問題上非常有效,但缸染路線始終無法根治萊賽爾織物的缸內擦傷問題,尤其是厚重一點的織物的中深色,擦傷概率更大,只能通過后砂洗將擦傷部分掩蓋或“修復”。但后砂工藝隨之帶來了對色穩定性差和砂洗效果一致性的次生問題。因此,缸染路線是一個很難標準化普及推廣的一個工藝路線,蘭精公司從零幾年對各個缸染廠進行輔導,十幾年下來,能穩定量產的缸染廠不超過十家(新生、中紡、卓達等),這些染廠其實有一個共同特征,就是高度技術集權以及由高度技術集權所帶來高執行力的試錯體制,正是通過大量的不斷試錯,使萊賽爾的缸染工藝成為一種高度經驗性的“老師傅技藝”,這種“老師傅技藝”難以書面表達而且需要常年的試錯培育才能獲得,因而它就很難被其他兄弟工廠所抄襲。這種”老師傅技藝“被波蘭尼稱之為默會知識或隱性知識(tacit knowledge),以區別于我們通常所關注的顯性知識(explicit knowledge)——后者是可以通過書面文字、圖表、數學公式表達并可以經現代學院教育模式而習得的。
而且即使有個別核心的技術人員跳槽的新的工廠,但往往會因為缺乏高度技術集權和技術集權的高執行力體制,在新的工廠難以真正開花結果。
因此,如果萊賽爾行業或企業想要解決下游的染整瓶頸,更多的著力點應該放在更容易實現工藝標準化即顯性知識含量更高的長車(平幅)線路上,長車(平幅)路線一旦成熟,是可以快速實現推廣復制的,從而解決萊賽爾下游的染整瓶頸問題。
解決染整瓶頸,不但是是要解決纖維產能和染整產能適配的問題,還有染費價格和品質穩定性的問題,后兩個問題,對中小型面料企業參與開發萊賽爾織物的熱情與信心至關重要。長車(平幅)工藝是解決上述問題的可能路徑,如果能在設備上有新的突破,比如白卡拉尼的平幅砂洗機和超聲波水洗機,給長車工藝注入平幅減法的抗原纖化工序,將可能形成一條價格低廉、品質穩定佳并可實現標準化工藝的萊賽爾染整路線,以突破目前高度經驗性且價格昂貴的缸染減法砂洗路線。目前的萊賽爾對棉和人棉替代難的問題,實際是染費價格和品質穩定性的問題的衍生問題,正是因為染整費用高企和染整穩定性差(因此面料商要提高利潤對沖風險,導致萊賽爾售價高企),萊賽爾對人棉的替代開發才會沒有進展,而且目前萊賽爾的生產企業均是老牌的人棉生產企業,自己革自己的命既需要遠見又需要勇氣。但從生產成本來講,萊賽爾的制造成本是低于人棉的,終有一天,萊賽爾是要賣的比人棉便宜的,那時只要染整端有了價格合適的染整方案,替代或部分替代是難以避免的。
另外,國產萊賽爾需要有個大佬,投入資源解決行業內一些基礎性的技術問題?,F在大家都怕被人搭便車,都不愿意投入,就是三個和尚沒水喝了,最后餓死一兩個才會有人去打水。國產萊賽爾在性價比上優于蘭精G100,但在技術服務以及對下游的技術輔導投入層面,還差了非常多。目前的態勢,諸侯林立,是建立某種共同體還是期待市場規則下大魚吃小魚形成大佬,那就要看明年了。
投稿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