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软件(永久免费)-av三级片在线-av三区在线在线播放-av色国产色拍-av色狠狠一-av色图

相關欄目
新聞資訊 >>
合作媒體 >>
展會知識 >>
當前位置:首頁 >

難以置信(2023年新能源汽車)20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


洞悉行業趨勢,把握產業需求,一財EV觀察,點擊「聽新聞」,一鍵收聽。

雷丁汽車創始人實名舉報當地縣委書記,山東省已介入調查

1月14日晚上6點,山東雷丁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創始人李國欣在雷丁汽車集團官方微信號上實名舉報現任濰坊市昌樂縣委書記王驍,稱王驍為彰顯地方政績,逼迫雷丁汽車虛報企業工業產值及銷售產值。1月14日晚上22點19分,舉報信發布約4小時后,《濰坊發布》發布文章稱,針對上述實名舉報一事,山東省已成立省市有關部門組成的聯合調查組,進駐昌樂縣調查核實有關情況,依法依規處理。截至發稿時間,第一財經記者尚未能聯系上昌樂縣縣委予以采訪求證。

超186萬輛:比亞迪摘得國內汽車年度銷量冠軍,創出歷史紀錄

乘聯會發布2022年銷量數據及排名前十車企榜。比亞迪以186.3萬輛(批發量)超過一汽大眾的180.2萬輛,首次成為中國汽車市場銷量冠軍。這不僅是比亞迪首次奪冠,也是中國汽車品牌在中國汽車市場首次奪冠。此外,DM混動車型(含DM-i與DM-p)全年累計銷售946239輛,EV純電車輛全年累計銷售911140輛,純電車型與混動車型銷量已十分接近。

首次百家造車新勢力發明專利調查結果出爐

2022年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高光時刻。第一財經聯合智慧芽,調查研究了100家新能源車企和相關企業,就專利申請量、發明專利授權量、總被引用次數、申請發明專利總價值等數據梳理和分析發現,頭部的公司總體上專利等情況更加優秀,與它們的市場表現也基本吻合。但也有一些公司熱衷于申請科研類的發明專利,轉化為市場應用的產品與技術不多,這也導致這些公司市場表現平庸或發展潛力不樂觀。

新能源汽車直面“后補貼時代”

2023年伊始,新能源汽車市場風云突變。國家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政策已于2022年12月31日到期,意味著2023年起購買純電動車將失去萬元補貼。就在比亞迪、廣汽埃安等車企剛剛上調售價數千元后,特斯拉卻大幅下調旗下車型價格,五款車型均降至歷史最低價。有車企內部人士表示,特斯拉降價宣告2023年電動汽車產業正式進入紅海競爭階段,國內乃至全球車企都將面對特斯拉咄咄逼人的瘋狂“走量”式銷售策略。此外,對國內新能源車企來說,補貼退出、成本高企、市場需求短期受抑制等都是今年不得不面對的挑戰。特別是“國補”退出,將給新能源汽車行業帶來成本和需求兩端的雙重考驗。(經濟參考報)

長城原總經理王鳳英將出任小鵬汽車CEO?知情人士:沒有聽說

1月12日,針對原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將接替何小鵬出任小鵬汽車CEO一職,知情人士透露,王鳳英目前仍在進行汽車咨詢項目,沒有聽說前往小鵬汽車擔任CEO。(界面)

一汽紅旗宣布“All in新能源”,2025年目標100萬輛

近日,一汽紅旗宣布將“All in新能源”,推動所有車型的電動化。中國一汽董事長徐留平表示,紅旗品牌從2022年下半年開始,除特殊用途車型外,已經做到“兩個全部,一個停止”,即技術創新投入全部用于新能源汽車,新增產能全部用于新能源汽車,停止傳統燃油車技術和產能的新增投入。

大眾中國貝瑞德:今年中國車市增長率將達5%,新能源車占三成

“考慮到疫情的潛在影響,包括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2023年1月份和2月份汽車市場增長的數字不會很高,預計今年整個車市的增長率為5%左右。就新能源市場來看,2023年將有三分之一的新售車輛為新能源汽車。”大眾汽車集團(中國)董事長兼CEO貝瑞德1月11日對第一財經等媒體表示。

新能源汽車打響價格戰,問界加入降價陣營

1月13日,賽力斯AITO問界宣布多款車型調價。其中,問界M5 EV降幅2.88萬元至3萬元不等,起售價調25.98萬元,問界M7降3萬元至28.98萬元起售。針對在此之前提車的老用戶,問界M5 EV及問界M7將為首任車主提供總價值3.3~3.5萬的權益,包括價值2.1~2.3萬的延長整車質保至8年/16萬公里和價值1.2萬的12萬AITO積分,積分可在AITO商城內選購豐富的華為產品和周邊產品,問界M5附贈2年基礎保養。

賽力斯回應AITO問界降價:對單車毛利率有影響,整體能不能對沖要看市場表現

對于降價之后如何保證利潤,賽力斯投資者關系部門相關人士稱,這其實是量價平衡的問題。我們也是希望占領市場之后,從量的角度考慮利潤問題。對于降價之后利潤率下降幾何,該人士稱,現在沒法很精確地測算,整體利潤率的影響要從量和價兩方面考慮。至于單車毛利率方面,該人士表示,多少肯定有影響,但是整體能不能對沖還是要看整體市場表現,單看單車毛利率情況無法看到宏觀的整體市場格局。(21財經)

長安汽車計劃重構旗下品牌,OX序列浮出水面

長安品牌將重構旗下品牌。接下來,長安汽車將整合“V”標、UNI序列和歐尚等現有燃油車品牌,加速推進電氣化轉型。值得注意的是,長安汽車還將推出OX序列。據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透露:“OX序列將增加主流EV布局,優選投資主體,在現有渠道基礎上開辟專區,實現地級市、核心商圈全覆蓋?!保拷洠?/p>

特斯拉在上海交付周期縮短至4天,車主判斷目前工廠庫存量較大

1月13日,記者從特斯拉上海門店、多位新車主處獲悉,在各項證件資料和貸款資質順利審核通過的情況下,特斯拉Model 3車型可在一周內提車。有準新車主向記者表示,交付周期僅為4天左右。多位特斯拉新舊車主判斷,目前特斯拉中國Model 3和Model Y車型庫存量較大。(中證券)

特斯拉降價調查:中國成全球電動車價格洼地,比歐美便宜三到四成

1月6日,特斯拉中國宣布,Model 3起售價從26.59萬元降至22.99萬元,Model Y起售價從28.89萬元降至25.99萬元,創國內銷售價格歷史新低。記者注意到,特斯拉兩款車型在中國市場的售價均低于在美國本土市場的售價。按照1月6日當天的匯率計算,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在中國市場的綜合價格分別比美國市場便宜30%和43%。

特斯拉降價調查:有人投訴有人“抄底”,部分城市門店訂單激增500%

特斯拉的降價迅速給車市帶來“鯰魚效應”。在過去1個多月里,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即將退坡,多家車企紛紛上調了產品售價。記者了解到,一汽-大眾電動車部門連夜召開會議,研討對策以及調研;比亞迪海豹等品牌車型的用戶已經出現了小幅的客戶流失,并有相當一部分比例的客戶出現搖擺情緒。過去數日里,記者通過現場走訪和電話調研等方式采訪了全國多個城市特斯拉門店,了解到二三線城市特斯拉門店客流與訂單數在特斯拉本輪降價后急劇增加,部分城市門店的訂單數環比12月增幅達到了500%。

特斯拉降價調查:老車主叫冤,“價格屠夫”砍向了誰?

1月6日,特斯拉兩款國產車型Model 3和Model Y的入門款指導價來到歷史最低點。除此之外,Model Y長續航版直接下調4.8萬元至30.99萬元,是此輪降價幅度最高的車型。特斯拉往往每逢降價就會陷入風波,此次也不例外。再疊加此輪降價幅度較大和間隔時間較短兩個原因,特斯拉新購車主不滿情緒被拉滿。即使降價當天特斯拉全球副總裁陶琳表示此輪降價是堅持成本定價原則,也未能平息事態。

特斯拉Model Y國內交付時間延長到2至5周

據特斯拉中國官網,特斯拉Model Y車型在國內的預計交付日期從1-4周延長到2-5周。

極氪工廠預計停產22天改造升級

1月10日,據極氪智能科技消息,為確保2023年整體生產大綱的完成以及新項目的順利導入,極氪智慧工廠將利用春節假期以及其前后時段進行產線改造升級,預計設備產線停線升級改造的時間為2023年1月11日至2月1日,停產約22天。

東風日產開啟電驅化戰略轉型

不久前正式達成1500萬整車銷量的東風日產,正式宣告三品牌協同元年,電驅化戰略布局全面提速。其中,日產品牌將堅持純電、e-POWER雙線并舉的電驅化路線,于2023年推出包括ARIYA艾睿雅標準續航版本、全新一代奇駿e-POWER在內的“電驅新品風暴”;啟辰品牌也正式發布新能源轉型戰略,并推出基于啟辰V-π原生純電平臺打造的首款概念車型Ve concept,以及啟辰DD-i超混動技術的首款車型啟辰大V DD-i超混動。

“借道”APOLLO出行,威馬汽車擬今年二季度完成港股掛牌

1月12日,港股上市公司APOLLO智慧出行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附屬公司與威馬控股有限公司訂立收購協議,擬20.23億美元收購威馬控股全資附屬公司WM Motor Global Investment Limited的全部已發行股本,并將通過以每股0.55港元的發行價配發288億股代價股份的方式進行結算。樂觀估計,威馬具有極大可能性在本年二季度完成掛牌。

極氪009首批量產車下線,即將正式開啟交付

極氪智能科技全球首款原生純電豪華MPV——極氪009在寧波杭州灣極氪智慧工廠正式量產下線。伴隨首批量產車正式下線,極氪009將于近期開啟新車交付。(浙江新聞)

蔚來:2022年累計建設1300+座換電站和13000+根充電樁

據蔚來官微,2022年,蔚來累計建設1300+座換電站和13000+根充電樁。

小鵬汽車與小靈狗出行、神州租車達成戰略合作

小鵬汽車與小靈狗出行、神州租車正式簽署三方戰略合作協議,并在寧波完成首批小鵬P7的交付儀式。據了解,在本次的戰略合作關系中,小靈狗出行負責小鵬P7的車輛采買,后續由神州租車進行車輛運營,首批小鵬P7投放在廣州、杭州、成都、武漢、南京、長沙等旅游城市。(36氪)

小米首款車定價傳出兩個版本,官方暫未回應

有報道稱,小米第一款車為中型溜背式轎車,分為兩個版本,價格未定,目前內部在討論的方案是:一個版本定位26萬-30萬元區間,另一個版本在35萬元以上。對此,小米官方暫未回應。(每經)

李想:理想L7小訂最大用戶群來自特斯拉車主增換購

1月9日晚,理想汽車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想在其個人微博賬號上表示,目前理想L7小訂的最大用戶群是Model 3和Model Y用戶的換購和增購。根據官方此前透露消息,理想L7將于2023年2月8日上市,展車和試駕車將于2月9日抵達全國的零售中心,預計在2023年2月底開啟交付。

比亞迪:500臺BYD ATTO 3發往馬來西亞

近日,500臺BYD ATTO3在上海港完成裝船并發往馬來西亞。從比亞迪獲悉,該車型從上市到發運馬來西亞僅用時1個月。據了解,為促進國產汽車走出國門,上海海關采取了便捷通關措施,確保汽車出口零延時驗放,助力國產汽車便捷通關,提升國際市場競爭力。(中證報)

阿里巴巴與吉利宣布戰略合作:加速產業智能化發展

1月12日,阿里巴巴集團與吉利控股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立足吉利在智能電動出行領域的專業經驗及阿里巴巴的數字化能力,在云計算和工業互聯網、汽車智能化及智能出行、數智化營銷、可持續發展等四個方面開展深入合作,共同輸出智能汽車行業的全鏈路數字化解決方案,涵蓋數字工廠、自動駕駛、智能座艙、工業互聯網、出行業務、整車直銷等從汽車生產到銷售服務的全過程,聯合打造汽車產業數字化新標桿,共同促進數實融合高質量發展,共建數字中國。(中國經濟網)

本周,共有2款新能源車上市,具體參數配置如下圖:

難以置信(2023年新能源汽車)20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圖1)

難以置信(2023年新能源汽車)20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圖2)

雷克薩斯公布兩款新車預售價

雷克薩斯中國公布純電中型SUV全新RZ、中大型SUV全新一代RX預售價。全新RZ是雷克薩斯首款基于專屬純電平臺打造的產品,軸距為2850mm,預售價37.5萬元~46.5萬元;全新一代RX預售六款車型,預售價40.9萬元~62.5萬元。

國家稅務總局:2022年累計免征新能源車輛購置稅879億元

國家稅務總局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我國累計免征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879億元,同比增長92.6%。國家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司長沈新國稱,隨著稅務部門近期啟動了2023年“便民辦稅春風行動”,下一步,將持續推出更多便民辦稅新舉措,確保車購稅免征政策等系列稅費支持政策落實落細,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發展,更好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央視新聞)

電動汽車百人會張永偉: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或率先進入千萬級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2023年度媒體溝通會在京舉行,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在會上表示,2023年沒有“黑天鵝”“灰犀牛”等意外的話,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可能保持30%—40%的增速。如果以700萬做基數,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可能接近1000萬輛,中國可能是全球第一個新能源汽車年銷量進入千萬級的國家。(上證報)

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同比增超六成

截至2022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1310萬輛,占汽車總量的4.10%,扣除報廢注銷量比2021年增加526萬輛,增長67.13%。(中新經緯)

567.4萬輛!創新高!2023年新能源車預測發布!

根據乘聯會統計,2022年中國市場新能源乘用車零售567.4萬輛,同比增長90%,創歷史新高,同時,2022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達到27.6%,較2021年提升12.6%。乘聯會預測,未來新能源車滲透率仍會快速提升,2023年滲透率將達36%。不過,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也指出,伴隨油價下跌等因素,新能源車增速會放緩。

乘聯會:12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64萬輛,同比增長35.1%。

數據顯示,12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75.0萬輛,同比增長48.9%,環比增2.5%,在車購稅減半政策下,新能源車不僅沒有受到影響,反而持續走強。12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64萬輛,同比增長35.1%,環比增6.5%,1-12月保持趨勢性上升走勢。1-12月新能源乘用車國內零售567.4萬輛,同比增長90%。

汽車新標準獲批,電子后視鏡登場

近期,國家標準號為GB15084-2022的《機動車輛間接視野裝置性能和安裝要求》正式發布,這個標準的實施日期是今年7月1日。這個標準一大亮點是,規定了不僅可以安裝電子后視鏡,還可以取代傳統的光學后視鏡。國內最先宣布量產電子后視鏡車型的是北汽,去年7月,搭載電子后視鏡的首款車型——北汽魔方上市。吉利也宣布將推出帶電子后視鏡車型,1月9日,吉利旗下高端品牌路特斯汽車在官微宣布,路特斯ELETRE車型將成為中國首批裝備流媒體外后視鏡的汽車。此外,小鵬汽車、廣汽埃安等國內汽車公司也傳將推出搭載電子外后視鏡的新車型。

產業鏈

比亞迪:長期看碳酸鋰價格下跌是趨勢,碳酸鋰依然占電池成本一半以上

上海鋼聯數據顯示,電池級碳酸鋰現貨均價跌1萬元/噸至49.25萬元/噸。碳酸鋰跌破50萬對中游電池廠商有何影響?第一財經以投資者身份致電比亞迪,公司表示目前還不好判斷碳酸鋰還會否繼續下跌,但從長期看價格下跌是趨勢,但是最終電池產能還是要看供需關系,目前碳酸鋰價格依然占到電池成本一半以上。

消息稱比亞迪擬斥資超2.5億美元在越南建廠,為泰國裝配廠出口零部件

路透社消息,三位知情人士稱,比亞迪計劃在越南建造汽車零部件工廠,正在為越南工廠的選址進行談判,投資規模將超過2.5億美元,預計在年中前展開工廠建設。目前尚不清楚比亞迪將在越南生產哪些零部件,以及是否包括電池或電池組。比亞迪于去年9月宣布,將在泰國建設一個年產能15萬輛汽車的電動汽車裝配廠,2024年起運營。一位消息人士稱,越南工廠將向在泰國建造的裝配廠出口零部件。(界面)

寧德時代滑板底盤商業化“再下一城”,與哪吒汽車簽署合作協議

日前,哪吒汽車與寧德時代子公司,寧德時代(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簽署CIIC一體化智能底盤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哪吒汽車與時代智能將基于各自領域的資源優勢,深入開展CIIC一體化智能底盤的合作。

家電企業進軍汽車業,美的威靈投110億搶占新能源車市場

近日,美的工業技術事業群旗下威靈汽車部件安慶新能源汽車零部件基地一期正式投產,該基地總投資高達110億元,是美的集團有史以來投資總金額最大的項目之一,達產后目標年產能是100萬臺電動壓縮機、120萬臺EPS轉向電機和20萬臺驅動電機。

德賽西威:公司智能駕駛業務IPU04產品已經在理想、小鵬等車型上進行量產

德賽西威近期接受投資者調研時稱,智能駕駛業務IPU04產品已經在理想、小鵬等車型上進行量產。同時也已累計獲得超過10家主流車企的項目定點,并已進入量產規模爬坡期。(界面)

三星SDI擬在匈牙利建設第三家電動汽車電池廠,為寶馬供應電池

據報道,三星集團旗下電池制造商三星SDI計劃在匈牙利建設第三家電動汽車電池廠。消息人士稱,該工廠將為寶馬供應電池。(TechWeb)

工信部:穩住汽車等大宗消費 促進優勢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做強做大

1月11日,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會議強調,2023年全力促進工業經濟平穩增長,穩住重點行業,針對不同行業特點分別制定穩增長工作方案。穩住汽車等大宗消費,促進優勢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做強做大。

湖北公布突破性發展新能源汽車“路線圖” 2024年產值沖擊3000億元

湖北新能源汽車產業將開啟“超車”模式。1月10日,《湖北省突破性發展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三年行動方案(2022—2024年)》《湖北省突破性發展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重點任務清單》正式印發,將開展五大行動,分年度落實24項重點任務,力爭到2024年,全省汽車產業產值跨越萬億臺階,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突破3000億元。(湖北日報)

商務部:打造武漢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發展示范區

據商務部網站,商務部印發的《武漢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總體方案》提出,以“車谷”為承載,打造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發展示范區。建設新能源公共技術研發平臺,加快純電動汽車底盤一體化設計、多能源動力系統集成,以及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整車、動力電池、換電裝備等關鍵技術攻關。打造全國新能源和智能網聯創新中心。

受益于2022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火爆,多家產業鏈企業年報預喜

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爆發式增長,隨著A股年報業績預告大幕拉開,多家產業鏈企業交出亮眼“成績單”。截至1月12日,已有鼎通科技、香山股份、億緯鋰能、祥鑫科技等企業披露了去年業績情況。業內人士表示,多家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成長性凸顯。當前我國新能源車滲透率大幅領先全球,本土廠商在服務、交期、成本等方面更具優勢,并在多個細分領域加速追趕國際頭部廠商,有望取得更多市場份額,發展空間巨大。(證券日報)

【機構分析】

中信證券:預計全球新能源汽車將保持增長勢頭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2022年12月,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81.4萬輛,同/環比+51.8%/+3.6%,2022年全年累計銷售688.6萬輛,同比+93.4%,其中EV/PHEV銷量分別為536.5/151.8萬輛,同比+81.6%/151.6%,插電混動車型增長迅速。海外方面,2022年12月歐洲市場受補貼退坡搶裝效應持續,銷量大幅提升,補貼退坡+增稅預期+半導體短缺問題緩解,前期訂單交付,銷量維持高增速。長期來看,預計全球新能源汽車將保持增長勢頭,當前時點繼續建議把握全球電動化供應鏈優質標的機會。

【公司公告】

寧德時代:2022年凈利同比預增82.66%97.72%

寧德時代公告,預計2022年凈利潤291億元~315億元,同比增長82.66%~97.72%。2022年前三季度,寧德時代實現凈利潤176億元。以此計算,寧德時代去年四季度的凈利潤達到115億元~139億元,單季度盈利首次突破百億。

吉利汽車:2022年總銷量為143.3萬部,同比增長約8%

1月9日,吉利汽車在港交所公告,集團2022年12月總銷量為14.6萬部,較去年同期減少約8%。2022年全年總銷量為143.3萬部,較去年同期增長約8%。吉利汽車表示,董事會將集團2023年的銷量目標定為165萬部,較2022年總銷量增長約15%。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目標較2022年總銷量增加100%以上。

長城汽車:2022年12月新能源車銷售1.11萬臺

長城汽車發布2022年12月產銷快報,12月總計銷量7.74萬臺,同比下降52.3%;本年累計銷量106.75萬臺,同比下降16.66%。12月新能源車銷售1.11萬臺,1-12月累計銷售13.18萬臺。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第一財經APP

難以置信(2023年新能源汽車)20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圖3)

注明:本文章來源于互聯網,如侵權請聯系客服刪除!